□本报记者 张立 文/图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停车难成了各地共性问题。太仓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每天都会接到与此相关的电话,有希望在小区附近或者小区内增划车位的意见;有反映私占小区或者路边公用停车位的投诉;有建议改造或者增设道杆改善小区停车状况的……那么,停车难在太仓集中表现在哪些方面,相关部门又做了哪些工作?记者进行了走访。
路边划车位不能影响交通
城北青年公寓位于城北河湿地公园边,苏州路和太平北路交界,建成已有10余年时间,共有4幢高层住宅楼。
记者在现场看到,和同时建成的滨河雅苑小区有所不同,城北青年公寓没有地下车库。这里可供停车的地方共3处,一是小区内的地面停车场,二是与之配套的党群服务中心的地面停车场,三是附近一个加油站入口处的小停车点,几个地方加起来,停车位大约有150个。
城北青年公寓管理负责人叶先生告诉记者,城北青年公寓停车难问题由来已久。城北青年公寓虽然只有4幢楼,但因为是公寓,房子面积相对普通住宅要小很多,而套数又多很多,达到760多套。当年建设时,机动车普及率不高,同时可能考虑到入住的大多是刚就业的年轻人,汽车不会很多,因此没有建设地下车库,但现在汽车越来越普及,小区里年轻人买车的很多,就算只有一半人买车,车位缺口也已经很大了。现在,很多住户会选择把车停在单位,骑电瓶车往返,也有的开车回来,没地方停了,只好停在毛太路边,经常被贴单,因此不少人都希望在毛太路边划出停车位。
市停车管理所所长黄子焕告诉记者,收到12345热线转来的信息后,他就和交警去毛太路勘察过,这段毛太路基本只有到滨河雅苑、城北青年公寓及加油站的车才会走,并非交通要道,因此比毛太路的其他路段窄很多,双向都是单车道。按市交警部门的意见,如果划一排车位,就会影响交通,而划路边停车位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不能影响交通。
多措并举治理显成效
黄子焕告诉记者,虽然这段毛太路上不能划车位,但在路边划停车位,确实是缓解停车难的一个有效手段。
针对停车难问题,近年来,我市不断吸收“好建议”和“金点子”,形成了包括增加车位供给、深化车位共享和升级管理平台三项举措在内的缓解方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增加车位供给方面,主要方式是“建划并行”,“建”就是充分利用零星闲散地块资源建设停车场,增加停车位;“划”即施划道路停车泊位。不管是“建”还是“划”,虽然每一处的停车位都不多,但积少成多,总体增量还是很可观的。据统计,2022年,全市共计新增停车泊位2万余个,其中公共停车泊位1769个;2023年一季度,全市又新增停车泊位5754个,其中公共停车泊位628个。
黄子焕说,目前太仓的停车难主要表现在局部区域,包括老城区和老小区,以及城北青年公寓这类情况比较特殊的小区,同时还集中在一定的时间段上,如上下学时、下班回小区时。针对后者,我市探索建立了几项措施,一是全市公共停车场(点)夜间均实行免费10小时停放优惠政策,并在小北门街、南园路设置道路限时停车泊位,以缓解周边小区夜间停车难现象;二是在学校周边场点,实行上学日15时至18时免费停车1小时优惠政策;三是扩容共享停车,充分挖掘既有资源潜力,提高停车设施利用率。2022年,全市共新增共享点位20个,停车泊位1400余个,截至目前,全市共享点位达45个,停车泊位2300个,而且这些泊位基本在停车比较难的老城区,作用很大。
在升级管理平台方面,最主要的举措是完善了“线上+线下”停车诱导系统,实时采集各个停车场(点)的泊位数据,通过城市主次干道的诱导屏进行发布,减少无效车流。
解决停车难仍需更多“良方”
南郊管理区曾经因为违建多,停车难问题突出,车辆主要停在街道两侧、204国道辅路上,不多的停车位,经常被附近居民或商铺用杂物“占据”。随着国土空间全域整治的推进,这里利用腾出的零散地块,建成了多个停车场,大的可以停近百辆车,小的可停10多辆,停车因此不再难,街道面貌、停车秩序也得到明显提升。
事实上,这两年全市停车位的增加与国土空间全域整治密切相关,整治后,很多拆违、拆旧后的地块改造成了停车场、停车点,随着整治的不断深化,现在很多小区、村(社区)都已经成了无违小区、无违村(社区),以后新停车场如何再增加?
在12345热线接到的电话中,反映用杂物、旧自行车甚至安装地锁占停车位现象的也有不少,只有解决好这一“老大难”问题,防止这种现象蔓延,才能让每个停车位都充分发挥作用。
停车位充电桩安装和管理也是一个新的课题,在12345热线接到的电话中,反映这一类情况的也较多,既有反映安装充电桩车位被燃油车停放,导致电动车无法充电的;也有要求加快安装充电桩的;还有认为在小区共有车位上安装充电桩对燃油车不公平,加剧停车难,要求拆除已安装充电桩的。推进绿色出行,增加充电桩配置是大势所趋,但如何更好地推进这项工作,需要更多的创新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