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祝:不久前,苏州市田园办考察了我市新申报苏州市特色田园乡村第七批试点的候选村,这意味着,我市又有一批村庄将启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推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一直是市住建局的一项重点工作,在市田园办的支持下,近几年我市这项工作卓有成效。
健健:是啊,经过几年创建,目前我市已经有6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同时还有10个村落被命名为苏州市特色田园乡村。特色田园乡村包含哪些内涵要义?应该怎么建设?
安安:不久前,省住建厅、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发布了《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标准》(DB32/T 4417-2022)(下称《标准》),将于5月1日起实施,这个《标准》正好回答了这些问题。
大祝:建设特色田园乡村还有标准?《标准》中是如何界定特色田园乡村的?
安安:《标准》围绕“特色”“田园”“乡村”这三个核心要素,对特色田园乡村进行了阐述,即“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田园风光、田园建筑、田园生活、美丽乡村、宜居乡村、活力乡村”,既明确了特色田园乡村的丰富内涵,又确定了9个方面的重点建设内容。
健健:那《标准》还有哪些主要内容呢?
安安:《标准》首先确立了建设特色田园乡村的基本规定,包括明确建设范围,突出以农为本,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坚持量力而行、分类施策,坚持村民主体,推动绿色发展,加强长效治理等。
《标准》还对“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田园风光、田园建筑、田园生活、美丽乡村、宜居乡村、活力乡村”等的实施路径,一一进行了明确。如“特色产业”建设方面,提出要加强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手工业、乡村旅游业等“产业培育”;要推进农业内部融合、三产融合、产村融合、区域联动等“产业融合”;要强化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乡土品牌、品牌流通等“品牌打造”;要培育经营主体、强化利益联结、加强农民培训、增强经济活力,实现“增收就业”。再如在“田园风光”塑造方面,既涉及自然生态格局保护、自然生态要素保护等“生态保护”,又涉及水源地、水环境、矿山、农田等的“生态修复”,还提出要加强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药包装、生活垃圾等的“资源化利用”等。
总之,《标准》不仅让我们对特色田园乡村的内涵要义有了更充分的理解,还提供了参照性、指导性很强的建设内容和实施路径,为推动高质量建设特色田园乡村提供了基本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