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金柱
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城发集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全面贯彻上级各项决策部署,抢抓苏州市域一体化发展机遇,加快推进“2111”攻坚计划,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较好完成全年工作目标。截至12月底,新增投资约48.86亿元,实现营业收入约15.67亿元,资产总额增长至166亿元,实现利润总额约3200万元,营业收入、资产总额、利润三大指标同比增长231%、34%、11%。全年税收贡献6093.5万元;融资成本由年初的4.3%下降至3.93%。
统筹质量与速度 开发建设提速增效
完工项目加速去化。洞庭分秀项目实现交房,商品用房全年去化率88%。在建项目全力推进。金仓湖康养中心项目、梅园新村社区用房项目取得施工许可证办理并开工建设;十八港路地块项目形象开工;丰华苑一期项目完成总工程量的99%;丰华苑二期项目完成主体结构及二次结构施工,预计2023年6月竣工验收;翱翔汇智项目完成部分楼栋二次结构和全部地库施工,预计2024年1月竣工验收。柳月阁项目主体结构验收完成,其中人才公寓完成装修招标并办理施工许可证,预计2023年7月竣工验收。储备项目加速研究。成功竞得太阳电子地块、桃园菜场东地块和高新区天镜湖住宅地块;科学谋划百隆商业广场改造、科教新城邻里中心、太仓市垃圾分类和收转运体系提档升级等一批项目的前期研究;持续跟进娄江新城高铁商务区总部办公等一批项目储备。
融合服务与功能 人才公寓加快推进
线上线下全流程管理。“智汇娄城·人才会客厅”投入运营,“太易居”人才公寓融合服务平台上线, 截至2022年12月底,平台访问数累计91522人次,平台累计申请1248人次,入住人数达2502人,已租房源2314套。存量资产批量化盘活。通过市场收购、自投自建等方式筹集2036套商品房用于人才公寓,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购买金额超30亿元,加快设施设备配备,在各区镇多点布置打造多层次人才安居范本,新增人才公寓3000套。体制机制标准化建设。配合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制定了《人才公寓认定和管理办法》等多项制度,打造租赁关系稳定、价格适中可靠的人才公寓供应体系。
秉持民生与品质 城市运营持续优化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全年新增和改建新能源充电桩场站16个,充电桩123根;常态化做好全市公共自行车的管理并稳定运营;创新采用视频巡检车升级停车管理;照明亮灯率和设施完好率98%以上。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全力投身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精细化做好主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无物业小区和49座公共卫生间的日常保洁工作,收运转各类垃圾约30万吨;致力改善城乡环境,接收建筑装修垃圾14.5万吨,处理飞灰8300余吨,处理渗滤液和污水超4.5万立方米。助推全域国土空间整治。全年完成土地统筹指标交易1150亩,交易金额21.7亿元;完成城市更新项目拆迁签约16户,新增交房16户,签约率达100%;累计完成36.38亿元的棚改项目放款。
融合党建与业务 高效引领企业发展
全面夯实基层基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正风肃纪反腐,扎实做好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市场化企业用工机制,引进专业性或“双一流”人才25人,在房地产板块试点市场化进出、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充分释放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活力。提升云网基础设施。优化企业信息管理ERP系统,实现信息同步、在线申请、全程可溯,创新拓宽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打造数字城发底座。
统筹安全与发展 企业运行稳定向好
安全生产紧抓不懈,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百日攻坚”行动、“既有建筑排查”等各类专项行动,定期开展全面自查、专项检查、综合督查和“回头看”检查,全年安全形式稳定。集团债务有效化解。通过存量资产盘活,成功置换科文公司16亿股权,有序开展债务平台压降工作,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效降低企业负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