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志婷
当下的太仓,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发展窗口期”,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建设等“家门口”的机遇交汇叠加。去年9月,《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发布。在时代浪潮中,太仓如何乘势而上?市政协委员张明康向大会提交提案《关于抢抓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机遇的建议》,建议太仓抢抓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机遇,做好新时代接轨上海文章。
提案指出,要聚焦前沿基础科学创新源、聚焦应用型基础创新源、聚焦技术应用型创新源,加强对接都市圈内各级各类创新载体。要加强协同都市圈内高端制造集群体系,借力区域内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智能装备、新能源四大技术成长型产业集群体系,优化区域内两大现状优势型产业集群体系,并超前布局未来战略型产业集群体系。
提案建议,加强利用都市圈的产业创新机制,积极参与技术转化联盟,提升创新转化与合作的能力;积极参与园区合作联盟,促进激发协同创新效能;积极参与区域人才联盟,共建共享人才专家库,共建人才支撑平台,实现都市圈培训资源与必要公共服务资源的共享,共建都市圈招募机制,加速人才流动,加强人才交流。
提案还建议融入都市圈城际“一张网”,加快苏锡常城际铁路和嘉闵线北延伸段建设。提升与城市空间耦合较好的太仓南站、太仓站利用率,增加停靠班次,强化站城融合。充分利用既有铁路线位优势,开行都市圈城际及市域班列,大幅提升都市圈城际出行便利性。同时,要借力协同共赢的世界级机场群,共建分工协作的世界级港口群,接入低碳魅力的绿色交通网络,融入世界级枢纽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