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焕涛
今年是中德建交50周年,自1993年第一家德企克恩-里伯斯落户太仓以来,太仓对德合作已走过近30年,是全国德资企业集聚度最高、发展效益最好的城市之一,双方在经贸、文化、环保等领域的合作也不断向深层次拓展。
作为太仓对德合作主阵地、核心区,高新区正锚定目标、奋力冲刺,多措并举提升对德合作层次和水平。在高新区一科技园内,崇德超声波焊接技术(太仓)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正在进行设备调试,这家今年9月注册的德企,明年将正式投产。投产后,企业年销售额可超亿元。公司能够如此快速地落地并投产,正是得益于高新区对落户项目的优质高效服务。据了解,在获悉企业相关信息后,高新区招商部门立即行动,邀请德国崇德集团高层到高新区实地考察,高新区的快速反应、良好的营商政策等,赢得了项目投资方的青睐。公司总经理赵焕录告诉记者,在接触过程中,高新区招商局提供了非常专业的服务,公司遇到的问题都得到了及时解决。
今年以来,德资持续“加码”太仓,不仅不断有新项目落地,许多既有的德资项目也纷纷增资扩产。目前,太仓德资企业已形成高端装备制造、汽车核心零部件等主导产业,总数超460家,总投资超60亿美元,年工业产值超600亿元。半数以上的德资企业在太仓开展本土化研发创新,集聚了50多家“隐形冠军”企业。同时,对德合作从生产制造业拓展到生产服务业,合作领域涉及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航空航天、生物医药、3D打印、数字化教育等。
今年,太仓市政府印发《2022年太仓市对德合作工作要点》,《工作要点》包含全力拓展对德合作新空间、全面优化对德合作软实力、全面强化对德合作统筹推进等多方面内容。太仓与德国的交流在向文化、体育等领域进一步拓展。如今,德国酒吧、中德友好幼儿园等一批生活配套设施,让城市随处可见“德国元素”。除了每年的啤酒节,今年,拜仁慕尼黑太仓足球学校正式启动,太仓克罗斯特双元制教育基金成立,“走进德国”系列讲座开展,罗腾堡德风街即将开街,玛丽蒂姆酒店即将营业……德式生活场景越来越多。赵焕录曾在德国工作和生活了10多年,他告诉记者,太仓特色鲜明的德式元素,让德国友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对越来越多的在太德国人来说,这里不仅是工作、生活的地方,更是实现理想的地方。
接下来,我市将进一步推动对德合作“更上层楼”,让太仓的对德合作特色更特,持续放大在高质量对外开放中的标杆效应、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