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卫
2022年,市商务局克服疫情影响,迎难而上,攻坚克难,通过全力做好总部企业引育、加大各项稳外资政策落实、持续优化企业服务、持续深化多元合作等措施,助力我市外资平稳增长,对德合作实现新突破。2022年,全市实际使用外资预计5.56亿美元,同比增长41%。1~11月,新注册外资项目111个,全市完成注册外资19.71亿美元,其中,全市新增注册德资6.31亿美元,同比增长402.6%。德企总数已超460家。
外资平稳增长 对德合作实现新突破
为企业争取政策红利推动企业做大做强。申报9家企业纳入省级培育库,克朗斯被获认第13批省级跨国公司功能性机构,宝适、德特威勒获认第3批苏州市级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另外,特灵空调系统(中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经江苏省商务厅、江苏省财政厅、南京海关、国家税务总局江苏省税务局复核认定为2022年江苏省符合进口税收政策的外资研发中心。为企业兑现本级商务资金(外资项目)1264.71 万元,兑现2022年度省级商务资金(外资项目)779万元。
持续优化外资企业营商环境。2022年“外企服务月”开展以来,牵头组织相关部门累计走访重点外资企业250家,收集处理相关诉求共计80个。组织企业参加东盟-中日韩(10+3)产业链供应链合作论坛暨东亚企业家太湖论坛以及相聚进博。2022苏州进口贸易促进大会暨跨国公司开放创新合作交流会,我市组织招商小分队跟随苏州包机赴日本、欧洲进行招商活动。开展太仓市外商投资企业座谈会等活动。全面深化“保姆式”服务,协调德企在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用工用电、物流运输等方面的诉求。全力畅通外籍人士入境邀请函申请通道,累计受理转报邀请函893人次,获签发828份。兑现对德合作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345万元。
对德合作取得新突破。AHK学院获颁首张江苏自贸区联动创新区外商独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许可证。江苏省首个高职类中德合作办学项目获省教育厅批复同意。《双元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指南》升格为省级地方标准。成功落地AHK职业技能比照认定。成功举办Education Plus 2022中德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博览会暨太仓双元制教育创新大会。中国—德国商务理事会江苏联络办公室揭牌落地太仓。举办2022江苏—德国经贸合作交流会暨江苏—德国经贸合作论坛、引凤工程创新营太仓站(对德合作专场)、德国贸促机构和跨国公司“江苏行”、对话德商会暨合作项目云签约仪式等活动。汉堡之家(太仓)落地太仓,高新区驻德代表处实体化运作。拜仁慕尼黑足球俱乐部合作协议成功落地。成功举办第十四届德国“太仓日”活动。
外贸进出口承压奋进
2022年,市商务局通过强化项目跟踪、积极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组织企业参加各类线上线下展会,鼓励企业申报出口名牌及资质,兑现各类上级商务发展资金等举措,全市1~11月实现进出口1021.99亿元,同比增长2.2%。
密切关注重点企业,走访我市中集集装箱、天扬船舶、新大洲等重点外贸企业100家次以上。
办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表422份,协助企业办理商事证明书164份,一般原产地证 2686份,优惠原产地证950份。为83家企业办理RCEP享惠进口货值12.28亿元,享受税收优惠约1943.32万元。
积极推动《关于促进港航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大力发展港口物贸,离岸贸易、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
指导企业申报2022年商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公平贸易方向)补贴资金、查验资金、出口信用保险资金、省级商务资金,预计兑现超2000万元。
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逆势增长
服务贸易量质提升。1~10月,太仓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24.89亿美元,同比增长1.73%;1~11月,全市完成接包合同额11.08亿美元,同比增长3.83%;完成离岸执行额4.59亿美元,同比增长13.84%,完成在岸执行额5.10亿美元,同比增长18.84%,各项指标在苏州市均排名前列。
跨境电商加快发展。1~11月,共有13家企业新增注册备案从事跨境电商业务,跨境电商交易金额1.09亿元,同比增长127%,交易数662笔。
联创区建设稳步推进。成立苏州自贸片区太仓联动创新区工作领导小组,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全市共复制推广省级、苏州市级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近70项,其余事项仍在持续推进中。
持续加大对上争取。帮助企业对上争取国家和省级服务外包资金、国家服务外包平台资金以及服务贸易公共服务平台资金超千万元。编制《太仓港综保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落实纾困政策 提振市场信心
2022年,我市不断加大对批发零售重点企业的监测和指导力度,深入落实纾困解难政策举措,帮助商贸企业应对困难挑战,落实全员督导机制,统筹抓好商贸领域疫情防控、安全发展、文明创建等各项工作,批零住餐经济指标在苏州县级市中排名靠前。创新开展“笑拼苏州·乐购太仓2022夏季购物节”“夜经济”“汽车大乐购 ”等系列促消费活动,全面促进消费回补,预计今年全社会零售额实现510.5亿元。大力推广数字人民币应用,发放超千万元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商圈使用覆盖率提升到90%。完成全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6个社区成功创建苏州市首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打造我市首家直播电商孵化基地,推动电商产业加快发展。扎实抓好重点商业场所、加油站(点)等行业的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工作。牵头开展成品油市场秩序综合整治工作,今年以来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2221人次,查处流动加油车38辆,查获油品27.03吨,行政立案4起。查处擅自从事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案1起。
继往开来 信心倍增
惠企为要,外资深耕信心再提升。持续做好各类投资促进工作和项目签约活动。集中优势资源加大德资招引力度,开拓引进德资龙头型项目及五百强项目。持续跟踪服务好全市重点外资企业和重点外资项目,助力企业平稳发展。落实好各级扶持资金申报兑付,不断增强企业深耕发展信心。力争全年新增省级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2家。加快建设中德(太仓)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中德创新园生命科学园、太仓港对德合作中心等产业载体,全面加快中德创新城建设,打造集餐饮、住宿、文体体验为一体的太仓德国风情街区。
先行探索,外贸业态规模再扩大。大力推进跨境电商、保税物流、离岸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加快跨境电商企业品牌化发展。加快制订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若干措施等政策,针对性鼓励企业做大进出口额。进一步推动RCEP政策落地落实,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华交会、“江苏优品·畅行全球”等重点展会,助力外贸企业发展。鼓励外贸企业人员出国出境参展、争取更多海外订单。
供需双驱,社会消费热情再迸发。持续开展好夏秋季购物节系列活动,适时组织开展“双十一”“双十二”“夜经济”等活动。全力培育打造罗腾堡德风街、长江后浪商业街等一批新型特色品牌商业街区。积极建设我市电商孵化基地。打造网红打卡点,结合区镇特色推动商旅文一体化。加大对批发30强和零售10强重点企业的监测和指导力度,完善物贸产业创新集群发展专项政策,对批发业企业做大零售业务予以奖励。继续做好商务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持续开展成品油市场综合整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