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卫
2012年4月,“中德中小企业合作论坛”在德国汉诺威举行,太仓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县级市出席论坛;2015年3月,全球第六家、中国第三家德国中心落户太仓;2021年11月,太仓对德合作成功入选国家发改委第三轮中欧区域政策合作中方案例;2022年6月,中国-德国商务理事会江苏联络办公室正式揭牌成立,并落户太仓……
■德资企业集群发展 “德企之乡”名副其实
自1993年第一家德企克恩-里伯斯落户太仓以来,我市对德合作以独特的“源自民间、自下而上”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慕贝尔、舍弗勒、博泽等一大批业内知名德企,纷纷“缘定”太仓。 据统计,我市创造了数十项全国对德合作的第一和唯一,成为德国中小企业投资最密集的县级城市,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德企之乡”。
位于我市人民南路秀美的新浏河风光带上,一幢幢独特的欧式风格建筑拔地而起,这里,就是我市重点工程项目之一——海运堤罗腾堡德风街。除了外观酷似德国中古世纪古城的罗腾堡小镇外,建成后的海运堤罗腾堡德风街将配套德国玛丽蒂姆酒店等德式商业设施。“目前,首批服务业项目即将落户,建成后的罗腾堡德风街宛如一个德式小镇,营造出更加浓郁的德式生活场景,非常值得期待。”市商务局负责人介绍,海运堤罗腾堡德风街将成为中德经贸、文化、教育等方面交流与创新合作的新平台。
■对德合作越发紧密 体现“太仓速度”
2012年以来,我市引进德资项目265个,实际使用德资8.29亿美元。工信部授予太仓全国首个“中德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称号,太仓获批中德(太仓)智能制造合作创新园,科技部认定高新区为国家先进制造技术国际创新园……
十年来,太仓对德合作的步伐越走越快、越走越稳,对德合作的力度越来越大、越来越强。目前,在太德资企业已形成高端装备制造、汽车核心零部件等主导产业,总数达449家,总投资超50亿美元,年工业产值超600亿元。半数以上德资企业在太仓开展本土化研发创新,90%以上早期落户德资企业完成增资扩产,多家德资企业已将中国区总部或功能型机构落户太仓,在太德企中“隐形冠军”企业超50家。
■打造中德产业高地 锚定新目标铸牢金口碑
记者了解到,1~8月,我市新引进德资项目36个,新项目数创历年同期新高,投资领域逐步向生活服务、科技创新、医疗健康等领域拓展。
“下一步,我市将以中德建交50周年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苏州市委常委会专题调研太仓市工作会议和太仓市委工作会议精神,深化与德国的全领域、全方位交流合作,放大对德合作优势。”市商务局负责人表示,“我市还将加快建设中德(太仓)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拓展金融保险、教育医疗、健康养老等领域的合作,鼓励德国金融、保险机构来太设立分支机构。”
据了解,我市还将依托德企制造基础和航空航天产业园承载能力,加快推动太仓航空航天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培育以对德合作、服务德企为特色的商务服务集聚区。开拓引进德资龙头型项目及世界500强项目,加快中德生命科学园建设进度,力争今年德企总数突破500家。办好中德“双元制”教育创新发展大会,力争实现对德合作地域全覆盖。高质量办好2022江苏-德国经贸合作交流会暨江苏-德国产业合作论坛、致公党“引凤工程”太仓对德合作专场路演,加快拜仁慕尼黑足球俱乐部合作协议落地,常态化办好商会之夜、足球赛等窗口型品牌活动,提升对德经贸合作影响力和引领示范效应,让太仓对德合作经验成为全国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