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徐静)阳春三月,璜泾镇新联村北部沿江约150亩土地上,一万多棵新栽的水杉吐露新芽。此前,这片区域是一家环境脏乱的大型养猪场,3年前被平整复耕,今年春天“蝶变”成一片水杉林。这生动一幕,正是我市扎实做好长江大保护工作,持续开展生态修复的真实写照。
保护长江,生态修复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近年来,我市聚焦生态修复,加大植绿复绿力度,制定《太仓市长江岸线利用项目清理整治工作方案》,拆除厂房5.2万平方米,平整土地250多亩,沿岸拆迁项目全部清零。全面开展长江岸线植绿复绿与绿化改造提升行动,高标准打造沿江“万亩绿廊”,完成绿化岸线长度13.8公里,绿化面积2200余亩。目前,11个造林项目扎实推进,完成沿江成片造林1794亩,自然湿地保护率达72.4%,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1%。
长江大保护是一篇大文章。我市通过树立全域保护意识,加大生态产品供给。坚持生态功能与城市布局有机融合,“一心两湖三环四园”城市生态体系持续完善。据介绍,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要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以实际行动守好长江大保护“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