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集体采写
一年之计在于春。昨天是春节长假后第一个工作日,各地各部门迅速提振精气神,快速进入工作状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一年的工作中,以奋进的姿态实现新年“开门红”。
⬆城市更新城厢镇指挥部召开“开工会”
⬅苏州现代货箱码头作业忙
■企业开工干劲足
位于高新区的广濑精密器械(太仓)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工人们正在加工一批即将交付的零配件。广濑精密器械负责人居庆贺告诉记者,新春伊始,订单充足,产品急待交付。“大年初六,近一半员工提前结束假期,投入到紧张的生产中。2月7日,全体员工到位,企业全面复工复产。”
广濑精密器械是一家生产、加工汽车零配件、精密轴承、机械器具及其他五金配件的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去年企业产值达2.8亿元。今年恰逢企业开业20周年,站在这一特殊的节点上,广濑精密器械将积极布局未来发展。“新建的厂房已投入使用,今年产值肯定突破3亿元,预计能达到3.3亿元。目前企业还在积极转型升级中,今年将购入十多台自动化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居庆贺说。
记者走访了解到,高新区不少企业由于订单需求,春节期间还是照常生产运行,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太仓工厂有500多名员工坚守岗位,益技欧电子器件(中国)有限公司也有几十名研发人员在岗,海瑞恩精密技术(太仓)有限公司、克恩-里伯斯(太仓)有限公司、苏州斯迪克电子胶粘材料有限公司太仓分公司等企业都在春节期间早早开启了新一年的工作,“虎虎生威”,奋力拼搏。
■8天创造产值70万元
年产3万吨HFC-125装置,数百个探头实时监控装置运行。昨天,记者来到太仓中化环保化工有限公司采访,看到控制操作员吴振洪正与同事们紧盯屏幕,密切关注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
因疫情防控需要,企业动员员工就地过年,许多员工响应号召留了下来。由于HFC-125装置需要连续运转,吴振洪在春节期间正常上班,且节后上班第一天就轮上白班。当天,他早早起床,从浏河搭乘班车来到单位,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我们这个班组一天要生产100多吨HFC-125装置,春节假期加上今天,为公司实现产值高达70万元。”吴振洪与同事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监控众多塔、罐、探头的数据,时而记录下相应参数,准确发布指令,进行系统维护。
“单位领导十分关心员工,平常我们是刷卡就餐,但春节期间全部免费,食堂厨师还专门给我们做了水饺。早上一到岗,带班领导就给我们分发了红包和好吃的零食。”吴振洪说,父母和妻儿都在老家,他也希望春节期间与家人团聚,虽然今年过年只能和家人视频,但年后公休可以回家看看他们,“希望疫情能早日散去,以后过年更多的人能阖家团聚”。
■苏州现代货箱码头吞吐2.4万标箱
长江滚滚东流到海,江面上船舶来来往往。昨天,记者来到苏州现代货箱码头采访,看到许多一线员工已经上岗,为太仓港的繁荣默默作着贡献。
当天,从广州始发的“新宏晟37”成功靠泊苏州现代货箱码头,船长160米,吃水9米,装卸1198自然箱,现场一片忙碌。“今年春节我们不放假,像平常一样上班。”苏州现代货箱码头桥吊司机展宇说,这个春节公司生产特别繁忙,天天都有班轮靠泊。“应当说,这个春节是我留守期间最繁忙的一个春节。”据统计,1月31至2月6日,苏州现代货箱码头累计靠泊中外籍船舶119艘次,集装箱操作量超2.4万标箱。
“受疫情影响,这个春节我们不放假,码头正常运行。”苏州现代货箱码头负责人表示,春节期间,公司安排好员工生活,并给员工加餐,同时多措并举统筹做好载运重点物资、节日商品和特运任务的集装箱船舶安全靠泊,积极为重点船舶提供“绿色通道”服务。
■政务服务进入“满血”状态
开工第一天,市行政审批局各个窗口工作人员提前15分钟到岗,以“满血”状态迅速进入工作模式,用优质服务迎接办事群众的到来。
投资建设的“红色代办”们早已进入“赶工”状态。太仓久德生命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当天要签土地合同,一大早投资建设工作人员便启用“双信地”模式,助力公司开工第一天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该公司办事人员吴先生感慨地说:“今天是新年开工第一天,本以为会赶不上出证,没想到市行政审批局的工作人员能想我们所想,用最便捷的服务帮助我们出证,给他们点一个大大的赞!”
据了解,为冬奥会提供产品服务的穆格工业控制(苏州)有限公司也在紧锣密鼓申报项目,赶在当天出证,投资建设的“红色代办”们为他们提供优质代办服务。为做到营业执照快速受理、顺利发放,市场准入窗口安排专人实时监测“全链通”平台,确保第一时间接收申请,最快速度办理。上午9点50分,市场准入窗口发放了虎年第一张营业执照。
在自助服务区,不少市民井然有序地使用自助服务机查询“个人征信”“无房证明”等材料,“现在很多事情都可以网上办理了,很方便,本以为人很多,办起事情会很麻烦,没想到自助机一分钟就帮我办好了。”刚打印好“个人征信证明”的薛女士开心地说。
新的一年,市行政审批局将以新的姿态全速冲刺“极限审批”,打造企业和自然人两个“全生命周期”智能审批服务体系,推行AI“智能审核”“智慧秒办”,积极打造“便民服务”新格局,在优化办事流程、简化审批环节上持续下功夫,力求精准把脉服务需求、科学配置服务资源,用“更优、更高、更快”的政务服务为最优营商环境添彩。
■“1组1组说,1幢1幢过”
“还有几户没有签约?”“主要面临什么困难?”“到2月底的工作目标是什么?”上班第一天,城市更新城厢镇指挥部召开了“开工会”,要求古松弄地块的各个签约组“1组1组说”,所有住宅楼“1幢1幢过”。
“这幢共有24户,已经签约了17户,还没有签约的有7户”“这幢楼共22户,已经签约了19户,没有签约的有3户”……对照着大屏幕上“云上城厢”实景图,各组人员轮流介绍了最新的工作进度。“这幢没有签约的3户中,一户人在苏州,很快就可以签约;一户人在美国,正在沟通协商,程序相对复杂点,我们有信心顺利签约;还有一户困难相对大些,他们对政策并没有异议,主要是家庭成员有分歧,需要‘老娘舅’配合,进行调解”……会上,工作人员把每一幢中未签约居民的具体情况作了介绍,并一一分析原因。
这个“开工会”既是最新进展通报会、问题困难分析会,也是推进工作现场办公会。会上,大家对未签约居民家庭成员间存在分歧的情况进行了梳理,要求各组加强与“老娘舅”们的对接,通过调解化解家庭内部的分歧矛盾,推进签约工作。同时,针对居民们提出的一些问题明确了责任人,要求相关人员迅速与市住建局建设档案馆对接,查找最原始的设计图、施工图或者最早的验收资料等,用资料解答居民们的疑问,赢得大家的理解、支持。
指挥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3个更新地块上的工作都在有序推进,通过“开工会”, 各组明确了2月份的工作目标,指挥部也针对一些共性问题制定了推进举措,大家对实现“百日签约”更有信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