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瑜 文/图
扎根乡镇小学22年,如今依然深耕三尺讲台,王秀小学副校长仲红燕尽自己所能,为乡村教师发声,为乡村教育代言,忠诚履行人大代表这一神圣职责。
仲红燕提到今年将提出的“关于打造本土红色游学路线的建议”,认为应该把爱国主义和红色传统、红色精神有效地传播到青少年当中去,引导青少年了解本土红色革命史,坚定理想信念,培养爱国情怀。
一直为基层教育事业奉献的仲红燕,心中始终装着学生。当选人大代表以来,仲红燕曾多次提出过关于乡村教育、基层教育的建议。“过去,乡村学校周边环境堪忧,不仅有无证小摊,还隐藏着一些网吧、游戏厅等,严重损害在校学生身心健康。” 仲红燕介绍,当选代表的第一年她就提出“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整治的建议”,希望通过多部门的联动,清理售卖不合格的零食、卖玩具的小摊子以及网吧等,守护孩子的安全和健康。“如今,学校周边的摊子、网吧早已消失,乡村学校的校内外环境也更加优美,软硬件设施都更加完善。” 仲红燕感慨,看着乡村教育事业的不断提升,她的成就感更高,干劲也更足了。
作为人代代表,仲红燕不仅关心教育事业,对基层民生也格外关注,提出了“关于将物业企业纳入诚信体系考评的建议”“优化管理区环境的建议”等。“作为人大代表,担子非常重,但这是我应该做的,我也乐于把基层的声音带到大会上。” 仲红燕表示,希望通过自己的“微力量”,带给更多基层百姓“大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