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集体采写
“报告站位高远、主题鲜明,总结成绩客观全面,分析问题精准到位,绘制蓝图高屋建瓴,是一份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报告。” 昨日,与会人员热烈讨论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体会议报告。各分组会场气氛热烈,发言踊跃,纷纷表示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坚持稳中求进,聚力勇攀新高,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扛起光荣使命。
■创新转型提质增效
市工信局局长方海宁表示,报告为全市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听后令人振奋。作为工业经济主管部门,市工信局将紧扣指标化、集群化、一体化发展关键,深耕工业发展“主阵地”,奋力打造数字时代下的产业创新集群;打造产业升级、企业提质“双轮”驱动,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专精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强支撑、精服务、严防控”铁三角模式,提升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水平。
沙溪镇把生物医药作为“一号产业”。沙溪镇党委书记王晓红表示,沙溪镇将抓好太仓药谷建设,全面“清零”产业园拆迁企业,加快推进配套设施建设,确保上半年邻里中心、基金大厦开建,党群服务中心和规划展示馆建成投用。同步做强专业化服务管理队伍,以高效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再吸引落户带动性强、投资规模大、发展前景好的优质项目100个,集聚企业总量超300家。
“璜泾镇不断从‘太仓第一个党支部’红色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持以促转型挖掘增长潜力,全力提升产业结构层次。”璜泾镇党委书记李天一在分组讨论中表示,璜泾镇将以国土空间全域整治为抓手推动老工业区产业更新,“腾笼换鸟”让“低产田”变成“高产地”。 厚植优质产业载体,打造一体化科创园区,为创新主体提供一条龙服务。深化“大数据+智能制造”璜泾模式,持续以优质项目集聚为高质量发展构筑新优势。
■改革开放展新作为
“2022年,浏河镇将围绕高质量建设‘全域旅游的滨江田园城镇’目标,要抢先一步融入上海。”浏河镇党委书记徐洪明说,接下来浏河将用好“云招商”平台资源,对接沪上总部机构、独角兽企业等产业资源,最大程度承接上海“溢出”效应。紧盯开工率、投资进度“关键点”,一着不让推动临沪智能装备等13个市级以上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确保贝茵佳医疗器械等8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沈炯表示,对德合作是太仓发展的“三篇文章”之一,今年我市的对德合作又得到了全领域拓展,新引进德企40家。据了解,因为中德在人员的技术技能职称、退休年龄等方面的政策差异,会对部分德企员工获得来太工作签证产生影响,市人大常委会将就这方面进一步调研、交流,并向上争取、汇报,推进这方面问题改善和解决,为太仓对德合作进一步深化拓展作出贡献。
妇联主要围绕妇女儿童和家庭展开服务,市妇联主席胡敏认为,要依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嘉昆太协同发展等机遇,积极对接上海、浙江等城市,开展女性创新创业联盟,举办创新创业大赛以及太仓科技女性会客厅等活动,为太仓的女企业家、创新创业工作者搭建更广阔的交流与发展平台,持续推动太仓妇女儿童工作健康发展。
■营商环境更趋优化
由于历史原因,双凤镇空间有限、资源紧张。面对新征程,双凤镇党委书记王晔豪表示,要把提升质量的理念贯穿到经济发展、城镇管理、社会民生、农文旅发展的所有领域,用好有限空间内的所有资源,把牢双凤发展新维度。支持企业加快“智改数转”,争取实现全镇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全覆盖。做好企业动态管控,加大规模企业挖潜支持力度,做好人才项目招引和高企培育,加快富尔达、宏马等企业上市。
市人社局局长严枫表示,解决企业用工难要多措并举精准发力,进一步强化就业优先导向,积极落实好就业优先政策,常态化开展强化企业用工服务专项行动,深入实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提质工程,举办直播带岗活动,组织“百校千企”高技能人才供需洽谈,以线上线下招聘相结合的方式,为企业用工准备一批长期、稳定、优质、高效的技能人才输出基地,有效缓解企业用工难。
市检验检测中心主任唐宪中表示,要在全市高质量发展中作出检测部门的贡献,跑出“太仓速度”,充分发挥检验检测中心的技术优势,做好为群众、部门、企业、重大项目的服务工作,加大对农产品等质量检测力度,对农贸市场电子秤、企业在用衡器等计量器具开展点对点、零距离的上门服务,加大计量检定免费服务企业的力度。同时,做好相关部门的检测需求,提高检验检疫的效率,确保计量惠民利民更加有效,用技术优势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在太仓飞速发展的新征程上,健雄学院将在三个方面持续发力。”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苏霄飞说,一是服务好太仓对德合作,通过集聚太仓德企培训资源,保障好德企用工需求;二是服务好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建设生物医药产业人才中心,打造新兴产业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三是建设产业服务型高校,服务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中。
■民生福祉更有质感
围绕医疗卫生、公共卫生、爱国卫生三个方面,高质量推进“健康城市”建设是市卫健委“十四五”期间的目标。市卫健委主任陆文卫表示,将继续争创三甲医院,推进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技楼工程建设,进行中医医院门诊楼改扩建,提升全市医疗诊治服务水平和能力,加快瑞金医院太仓分院建设,推进基层医疗机构提档升级,进一步加强医疗信息化建设,确保面对突发情况能够及时预警、及时处置。另外,在计划生育方面,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相关政策,进一步加强托育服务能力建设。
教育、医疗、养老是群众关注的重点。市政协社会事业委主任朱坚表示,太仓在优质教育、病有良医、老有所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太仓要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引进优质教师,让大家享受优质教育。医疗方面,瑞金医院项目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市一院和市中医医院也要加快发展。养老方面要继续把关注点聚焦在医养融合发展上,让老年人享受更多元化和高质量的养老服务。新的一年,市政协社会事业委也将聚焦教育、养老等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研,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意见建议。
城发集团董事长、总经理黄卫东表示,全会报告提到了国资国企改革纵深推进,国资“翻一番”计划全面启动。作为国企,太仓市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将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做好民生服务,加快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助推重大民生项目建设。同时,强化国资国企生力军作用,推进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完善国企考核管理制度,做强做优国有资本,加快“翻一番”步伐。
“今年,我们已经完成了救助体系全市配置。接下来,我们红十字会要紧密结合持续提升幸福金太仓的内涵,将急救培训、技能培训等进一步下沉到社区,探索红十字会与社区融合共治的基层治理新模式。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常态化帮扶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志愿服务,在提升城市温度这一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李云汉说。
■基层治理精准发力
“全会报告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法治建设和司法行政工作也作出了具体部署。”市司法局局长张翼说,司法部门将立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依法治市、依法执政,坚持法治太仓、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全力推动更高水平法治太仓、平安太仓建设。与此同时,扎实推进“八五”普法,不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持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市法院副院长袁满表示,市法院将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工作,深度融入党委领导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太仓,同时紧扣长三角一体化、沪苏同城化等重大战略,深化区域司法协作。立足更优服务,妥善处理教育、就业、住房、养老、医疗等涉及民生的案件,全面提升民事权利保护水平,深化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的司法需求。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宣峰表示,农业农村工作在新时代需要新发展。接下来,要抓住国土空间整治这一机遇,将散落各处的农业农村资产串联成珠,创新体制机制,搭建集成平台,探索农业农村产业统一标准、公司化运作的路径,为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提供资源和指导,立足共同富裕,做强集体经济、做好农旅文章,实实在在增加农民收入。
■从严治党加速强化
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张莹玮表示,检察机关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与纪检监察机关的协作配合,共同构建“三不”一体推进工作格局,维护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同时,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持续推进正风肃纪,对于政法领域的“微腐败”、执法不规范行为要从严抓起,有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检向纵深发展。
市委巡察组组长浦强说,将始终保持斗争精神,充分发挥巡察利剑作用,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责任担当,以巡察的高质量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发动群众参与监督,推动监督走得更深更远。坚持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重点巡察什么、纠正什么,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