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肖朋
04、05版
相关内容
>>>
“人社工作事关民生发展,关系群众的民生福祉。伴着‘太仓速度’号角的吹响,市人社局动员全局聚焦争先领先率先,勇当‘尖兵’、勇当‘猛虎’、勇当‘黑马’,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主动适应太仓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勇担责任,砥砺前行,为不断推进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人社力量。”市人社局局长严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记者:今年以来,市人社局在牢牢把握“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中,取得了哪些成绩?
严枫:今年以来,市人社局将高质量发展要求融入人社事业的全过程,就业创业更高质量更加充分,社会保障更加健全更可持续,人才引育更加积极更加开放,劳动关系更加和谐更重法治。今年前8月,累计向18527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8003.5万元、惠及职工19.29万人,“留苏优技”项目制培训覆盖130家重点企业1.08万名职工。深入实施“乐就太仓”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提质政府实事工程;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统筹开展全市参保扩覆工作,形成社会保障的“太仓模式”;深入挖掘“长三角”“大虹桥”区域人才资源,高标准举办第四届“创赢太仓”全球创业大赛等。创新探索中德职业资格证书互认,今年7月,发布我国首个中外人才评价证书互认目录。目前,全市实现新增企业创新人才26064人、新增高技能人才4933人。
记者:在奋力实现人社高质量发展“太仓速度”中,市人社局如何转作风提效能,让公共服务更有温度?
严枫:构建更具温度的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方能刷出民生福祉新高度。市人社局将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一线体验”活动,全面开展人社服务“好差评”工作,完善第三方机构明察暗访工作机制,有效提升人社公共服务能力。持续推进“人社服务快办行动”,在全市各村(社区)部署197名劳动保障协理员,优化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便民服务,实现“上门办、打包办、异地办”。深入实施“人社服务通”培育工程。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活动,拓展“阳光社保360”、高层次人才“红色引擎”先锋团等特色项目。
记者:市人社局如何实现年度目标考核争先进位,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严枫:跨越发展的“冲锋号”已经响起,市人社局积极落实好就业优先政策,不断完善社保体系,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强化人社公共服务,实现年度目标考核争先进位,以人社工作的优异成绩展现“太仓速度”。组织“百校千企”高技能人才供需洽谈,引导青年留太发展。继续做好参保扩覆推进工作,深挖参保扩面潜力。大力开展汇智太仓等校园引才活动,主动对接上海顶尖高校资源。大力支持企业开展职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助力高技能人才总量倍增。进一步深化中德职业资格证书互认工作成果,加快推进第二批次互认目录落地。进一步健全跨业务、跨层级的业务协同机制,实现人社公共服务“一网通办、跨省联办、全省同办、异地可办、就近能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