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新闻·三农报告
上一期3   4下一期  
~~~
~~~浏河专题研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双凤镇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城厢镇新农村加快康居乡村建设
返回太仓日报
2021年10月29日 星期五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水稻开镰 秋收启幕

  

  

  

  □本报记者 张瑜 徐静/文 见习记者 闵王恺文/图

  风吹稻浪,万亩高标准农田满目金黄,秋收正当时。近日,随着大面积水稻的逐渐成熟,我市各地陆续进入秋收阶段。各乡镇农民抢抓晴好天气,做好水稻的收割工作,确保秋粮颗粒入仓。

  

  形势良好,具备丰产丰收基础

  

  今年我市水稻大面积生产形势总体较好,群体均衡,穗型较大,灌浆充足,具备丰产丰收的基础,预计全市水稻平均亩产625公斤,较去年略增。但受“灿都”台风及近期降雨影响,部分地区田块出现了积水现象,土壤墒情较高,不利于机械下田收获和耕翻播种作业,给秋收秋种进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目前水稻生产形势总体较好。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局正把秋收秋种作为保障粮食安全、落实稳产保供的一项重点任务抓紧抓好,加强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服务,全力做好农机调度。同时还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落实各项防灾减灾技术措施,指导集体农场、合作社、种粮大户务必抢抓时机,抓紧收获,确保颗粒归仓。

  

  秋收秋种农机唱“主角”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在2021年苏州秋收秋种现场推进会的会场——璜泾镇雅鹿村,全喂式、半喂式收割机开足马力,比拼收割的效率和损耗率。除此以外,秸秆收集系统的3台农机——搂草、打包、包膜一气呵成;两台集旋耕、开沟、施肥等6项功能于一体的播种机正在播种小麦和油菜;蓝天下,两台农用无人机用飞播的方式智能化播种粮食……这场秋收秋种现场会,农民不再是主角,各种智能化的农机设备成了主力军,将全力护航接下来大面积的秋收秋种工作。

  据了解,针对我市粮食生产田块特点和作业要求,市农业农村局积极引进、推广大马力、高效率、强适应性的农业机械装备,新增大马力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乘坐式插秧机、小麦播种机、高地隙植保机等粮食生产机械52台。预计秋忙期间,全市将投入大马力拖拉机550余台、联合收割机260余台、小麦播种机270余台,全面确保秋忙农机作业正常。此外,全市369台粮食烘干机械在秋收秋种期间将全部开足马力进行烘干作业,提高应对不利天气的能力,全力保障秋粮颗粒归仓。

  

  秋粮收购工作平稳有序

  

  

  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目前,我市秋粮收购工作已全面铺开。据介绍,今年我市秋粮生产形势良好,秋粮收购工作提前部署谋划,做到粮源早预测、资金有落实、价外补贴工作早启动、仓容有安排,同时做好了人员培训、烘干、收购器材等方面工作,做到敞开收购,应收尽收。按照市场定价、衔接毗邻、随行就市的原则,确定今年我市稻谷开秤收购价为中等(三等)质量标准270元/50公斤,优质品种南粳46在市场价格的基础上加价0.1元/公斤收购,等外和超标稻谷收购价格定价为105元/50公斤,价外补贴订单合同内的稻谷,仍按照10元/50公斤结付价外补贴款。

  “今年秋粮收购形势整体比较平稳,目前我库已收购秋粮640多吨,收购的粮食质量都比较好,基本达到二等标准。”中心储备库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做好秋粮收购工作,整个秋收期间,库点工作人员全员上岗、加班加点,全力做好秋粮收购各个环节的工作,方便农户卖粮。据悉,从10月22日起陆续开秤收购以来,全市已收购入库稻谷1000余吨。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秋粮收购期间,我市涉粮人员将牢牢把握底线思维,在收购过程中进一步加大对粮食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确保各项政策和调控措施落实到位。各收购库点将进一步优化现场服务,严格执行粮食收购“六要六不准”的规定,同时做好粮食收购政策、卫生质量指标等宣传解释,让售粮主体卖“明白粮”“放心粮”,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农事生产向“智慧化”迈进

  

  

  在秋收秋种现场会上,一台无人驾驶的圆盘犁格外引人注意。体型巨大的驱动圆盘犁好似一个机器人,从农机库房“缓步”走入田地,并自己耕作起来,整个过程驾驶室空空如也。这是我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联合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共同研发的低成本后装型农业机械智能驾驶机器人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项目的“1.0”版本,通过5G技术远程操控农机,在满足安全、高质、高效、精准作业要求的前提下,降低驾驶机器人智能化改造与精准作业成本,探索稻麦生产主要环节智能化作业模式,为秋种提供科技力量,降低人工成本,提升秋收效率。

  我市在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基础上,通过政策引导与示范推广,加快智能化、绿色化农机装备技术的推广应用,逐步实现农机装备的升级换代。同时,加大与省内大院大所、科技企业合作力度,加强粮食生产信息化、智能化装备技术的开发应用。除了开发后装型智能驾驶系统,我市还与南京农业大学共同研发秸秆收集利用监测信息系统,可实现对中央秸秆项目添置打捆机的打捆数量、位置信息、作业质量及现场视频等实时监测。同时,开发建设了太仓市智慧农机信息化平台,将全市农机大数据进行整合,实现数据统计、监管定位、作业调度、维保申请和实时监控等功能,为全市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与智能化、信息化融合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保障,努力实现农业“智慧化”转型,以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不断推动地方实现乡村振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时政要闻
   第02版:新闻·要闻
   第03版:新闻·民生
   第04版:新闻·三农报告
   第05版:广告·公益
   第06版:新闻·国内
   第07版:新闻·国际
   第08版:周刊·墨妙亭
水稻开镰 秋收启幕
把准要求 补齐短板
小菜园展现大魅力
“123”按下“加速键”
太仓日报新闻·三农报告04水稻开镰 秋收启幕 2021-10-29 2 2021年10月2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