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时政要闻
上一期3   4下一期  
吴庆文参加苏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第四代表团审议时要求太仓——~~~
~~~
~~~蕴盛长三角航空产业及燃气轮机技术创新中心开业
~~~
~~~——访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方海宁
中国工业设计研究院智能制造(太仓)产业园~~~
返回太仓日报
2021年09月27日 星期一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拼出“太仓速度” 彰显工信担当
——访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方海宁

  

  

  

  

  □本报记者  薛海荣

  

  “奋力拼出‘太仓速度’是迈步新征程的使命所然。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紧扣‘两个高于’工作导向,紧紧围绕高质量考核目标,加快培育壮大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先导产业,把标杆立起来、把速度拉起来、把激情燃起来,为拼出‘太仓速度’,彰显工信担当。”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方海宁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记者:今年1至8月,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和“工业投资”这两个主要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如何?

  方海宁:1至8月,全市1155家规模工业企业实现累计产值1931.55亿元,同比增长23.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1.2%,排名苏州第三。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三大产业规上企业实现产值1455.45亿元,同比增长26.2%,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达75.4%。317家新兴产业企业产值占比为57.4%;132家规模以上先导产业企业产值占比为19.6%;45个规上新增长点项目新增产值38.81亿元,拉动规模产值增长2.5个百分点。1至8月,我市工业投资实际完成131.7亿元,同比增长11.2%,排名苏州第三,完成苏州下达目标任务的67.52%,完成率排名苏州第二。

  记者:加快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行稳致远的必然要求,今年我市工业企业在智改数转方面取得的成绩如何?

  方海宁:今年以来,我市积极抢抓新一代信息技术带来的战略机遇,以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为主要发展路径,全速推进制造业发展变革,全面构建“太仓智造”新格局。一是基础不断夯实。分类分层建立项目培育库,加快推进“十百千”工程,目前累计实施项目880个,已完成项目440个,覆盖规上企业445家。二是动能不断激发。全力打造由“灯塔工厂”、互联网标杆工厂、智能工厂(车间)等近百家企业组成的全市智改数转标杆梯队,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突出德企引领作用,通快与康辉科技等8个中德合作智能化提升项目均已落地实施。蜂巢互联和新亚科技跻身苏州市20强平台行列。新增30家苏州市示范智能车间,获评数和通过率均创新高。三是生态不断完善。设立智改数转专项服务经费2800万元,确立6家服务商围绕重点产业开展诊断服务,对近百个示范项目开展精准服务。

  记者: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作为全市工业经济的主管部门,将以怎样的“工信速度”拼出“太仓速度”?

  方海宁:一是吹响有效产出“新号角”。要力争工业经济总量稳增长、优势产业发展提质量、重点项目建设加速度,着力推动全年规模工业产值增幅迈入苏州“第一方阵”、工业投资增速苏州排名“保2争1”。二是争做智改数转“排头兵”。落实智改数转“一号任务”,重点组织德企专场智改数转推进活动,力促达索太仓航空智造创新中心项目尽快落地,加强与海尔卡奥斯等“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战略合作,进一步做强蜂巢汽车零部件工业互联网平台。三是把握转型升级“着力点”。落实“苏州制造”品牌建设太仓三年行动计划,切实发挥政策效用。建立优秀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培育一批具有独门绝技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全面抓好节能降耗,统筹抓好能耗“双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四是勇攀服务企业“新高度”。加快完善企业服务总入口建设,着力推动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实体化建设,提升企业服务能级,当好金牌“店小二”,通过“点对点”对接、“面对面”交流和线上线下立体式沟通,架起政府和企业之间的连心桥。

  

  04版

  相关内容

  

  

  

  

  >>>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时政要闻
   第02版:新闻·要闻
   第03版:新闻·民生
   第04版:专刊·工信
   第05版:周刊·平安法治
   第06版:新闻·国内
   第07版:新闻·国际
   第08版:周刊·小记者
为苏州发展作出更多更大贡献
规划展示馆 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
打造航空业界 “贝尔实验室”
沪工智能 投产运营
拼出“太仓速度” 彰显工信担当
一期项目竣工 4家企业入驻
太仓日报时政要闻01拼出“太仓速度” 彰显工信担当 2021-09-27 2 2021年09月2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