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祖荫
欢乐送文艺,志愿下基层,以“太仓速度”抢占先机,赢得主动,最大程度地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正当全市2021“诗意田园 幸福文艺”太仓文艺志愿者进百村(社区)入万户活动进入高潮之际,一场国内多地多点暴发的新冠疫情,让这场如火如荼的文艺惠民活动不得不按下了“暂停键”。疫情虽然隔离了距离,停止了活动,但仍然隔离不了人们的心。
在浏河镇何桥村核酸检测演练现场,马云、陆莺、陈文蓉等数名摄影家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用手中的镜头,拍摄公卫人员为村民检测的难忘场景。市、镇两级摄影家协会动员会员,记录下身边抗疫防疫一线的生动画面。
璜泾镇永乐村的云课堂上,民间文艺家协会楹联、灯谜志愿者张莉和张立,线上为青少年暑假班传授非遗文化知识,让学生们在互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舞蹈家协会参与拍摄了“文艺课堂”,古典舞、民族民间舞、现代舞、芭蕾舞等不同舞种的圈群推送,让中老年人和青少年爱好者各得其所各有收获。
……
“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的文艺志愿者仍然没有放下手中的笔墨、相机,用自己独特的文艺方式,积极参与疫情防疫的阻击战、持久战,直到确诊病例‘清零’,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待到‘疫’去花开时,我们文艺志愿者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活跃于娄东大地,为太仓广大老百姓送上更多更好的精神大餐。”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杨喜良对此充满信心。
筚路蓝缕见初心
放飞梦想
地处长三角经济社会发达地区,太仓老百姓不仅生活富裕小康,还要追求高尚的精神文明健康。
2021年“诗意田园 幸福文艺”太仓文艺志愿者进百村(社区)入万户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服务活动,是今年3月市文联公布的“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实践项目之一。旨在以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形式,带动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进一步活跃乡村文艺舞台,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文明新风、提高文化凝聚力和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等方面作出新的贡献。
为了做好这项“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实践项目,今年年初,市文联党组、主席办公会议专题研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及各文艺家协会建议,制定落实切实可行的方案,各文艺家协会与首批12个村落实对接方案。在经费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市文联压缩行政开支,安排一定经费用于助推百村万户活动。
在天工雕塑绘画艺术馆,市文联召集各文艺家协会主席、秘书长,现身说法立下任务书,在开启文联系统文艺家大走访活动的同时,也拉开了这场文艺志愿者进入百村万户活动的帷幕。
2月22日,市诗词协会将创作并装裱的近百幅诗词画轴,送到县府、府东、伟阳等社区,并由社区再分送到老百姓家中。
6月6日,市书法家协会部分会员来到太仓首个全国文明村雅鹿村倾听村民文化诉求,制定全年文化服务提升计划,利用书法艺术的特点,开展为雅鹿村村舍题写、定期书法辅导、提供书法作品、暑期公益书法培训、年末写春联等系列活动。
6月9日,市音乐家协会发动会员率先牵线搭桥,朱冬芬等几名热心会员来到浮桥社区,与村民们互动交流,对接方案,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等一起完善提高,敲定慰问日间照料中心的老人、退役军人等多项社区活动。
7月下旬,我市党代会发出新的黄金发展期内抢先机、求突破的奋斗令。“速度”成为全市上下前所未有的共识。有计划、有方案,各文艺家协会高度重视,由主席带班,或具体安排,指导协会全程参与,充分体现了参与性、丰富性和公益性。
如在娄东街道景瑞社区书法班上,常常能看见老书法家胡绳祁的活跃身影,那一笔一划的遒劲指法,展示出老艺术家的精神风采。老摄影家陈解法带领摄影晨练群,走村串户,拍摄社区和休闲场所的自然与人文,记录下太仓的宜居怡心、绿意勃发、生机盎然。
再唱山歌给党听
红色经典
精致品质田园城
赋能未来
现代田园城、幸福金太仓,这是太仓亮出的一道生态文明底色,也是打出的一张靓丽文化名片。围绕“两地两城”、沪太同城、文旅融合谋发展,经济社会发展走在“第一方阵”的太仓,加大筹码致力打造最具幸福感的城市。
城是载体,人是主体。在市县全面小康加快乡村振兴的路上,太仓不断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用先进文化的理念培育一代新人迫在眉睫。花海吴家湾、独溇小海、东林村味稻公园、休闲农庄电站村、现代农业园……一批文旅、农旅、文创结合项目遍地开花,文创空间、民宿经济、康居特色村渐进佳境,为太仓文艺家走进乡村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徜徉于农旅文化空间,文艺家们挥毫泼墨,放声歌唱。
早春时节,市作家协会邀请国内著名作家诗人陈东捷、王山、郭新民、胡丘陵、陈先发等名家大腕前来太仓,走进生态璜泾和幸福吴家湾。《花海记》《花海心》《徜徉在吴家湾花海》等“诗咏新时代:太仓行”诗作,表达了作家诗人对太仓田园城的咏叹和赞美。
“我想为太仓写首诗”全国现代诗创作征稿、“大美璜泾·吴家湾花海之约”全国现代诗创作大赛开启“征集令”,旨在让更多的海内外作家诗人走进太仓、走进璜泾吴家湾,来一场与幸福金太仓的美丽邂逅。其中“我想为太仓写首诗”共收到参赛作品4000多件,最终36位获奖者脱颖而出。乐琦、梁延峰、刘桂红、张年亮、合和一等5名太仓作者喜获大奖。与此同时,楹联学会与璜泾镇举办“璜泾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征联大赛在楹联界引起较大反响。“旗飞草庙,步迈璜泾,百年奋斗百年梦;种下康庄,栽来富庶,一路阳光一路诗。”“支部初心,全民浩气,救国坚贞担道义; 璜泾铁血,苏地豪情,驱魔勇猛踏征程。” 一副副充满火热激情的获奖对联,彰显了璜泾作为太仓革命火种播种地、化纤加弹名镇、工业经济重镇和农民致富强镇的时代风采。
5月22日,古镇诗意与时代气象——走进沙溪:中国新诗论坛10周年纪念活动在沙溪举办。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吉狄马加以及江苏作协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常务副主席汪兴国等领导应邀出席,国内著名作家诗人集聚沙溪吟诗作赋,在更大更高的平台上推介太仓。
用岁月影像呈现,光影画面展示,这是最为生动直观表达的方式,也深得广大老百姓的喜爱。今年以来,摄影家协会利用全民摄影这个时代特征,与区镇街道、机关企业等联手,举办了不同层级的系列摄影大赛,让广大摄影爱好者以及村民群众一起参与。如郑和杯·大美浏河全国摄影作品展、“现代田园镇、幸福新璜泾”摄影大赛、第一届文旅太仓摄影短视频大赛、“十年荣光 澎湃港区”2021聚焦港区摄影展、第四届我眼中的高新区摄影大赛、娄东街道“百年建党 十年创业”摄影大赛等10余个摄影比赛,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目光,亦分享了摄影带来的快乐。其中浏河的全国摄影大赛,主办方共收到各类参赛作品4000余幅,100幅作品入展。
当下的太仓,由“中国德企之乡”迈向“中德创新之城”。在东西方文化交融中,文艺最具活力和生动力。“洋弟子”吹笛子、拉二胡,龙狮、麦秸画制作等传统工艺吸引“蓝眼睛”,在太仓这些早已不算新闻了。今年以来,楹联学会不仅走进社区、学校,还走进德资企业,在营造东方对联文化的氛围中,让德资企业的员工体验中国福字对联的奥秘,充分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幸福村民添乐趣
留住乡愁
莲蓬翘首,荷花绽放。双凤镇勤力村数百亩荷塘子莲出水,游人如织。微风袭来,空气中散发出阵阵荷的清香……“群贤毕至咏荷吟风,翰墨飘香抒家国情。”小暑时节,一群姑苏城内外的诗人朋友走进这里,赏荷赋诗,挥毫作画。一场盛大的“咏荷吟风·双凤雅集”姑苏诗词创作活动在此盛大揭幕。那天老中青三代诗人当场吟诗赋联120余首,为子莲园勤廉文化添上联墨诗韵。
太仓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地璜泾镇杨漕村,正在全力打造“红育杨漕、绿映村庄”特色农旅品牌。市美术家协会姚正路、张仁民、李健、胡玉洁等会员走进乡村,积极投入新农村美丽村庄建设,利用农舍山墙、围墙长廊等载体进行山水、花鸟等民俗绘画,墙绘面积达3000余平方米,有效提升了村庄整治环境,营造了水墨江南新农村的别样景致。与此同时,王慧、董斌等会员还来到双凤镇,帮助辅导、培训了一批农民书画爱好者。
“家和万事兴,在光影中留下村民灿烂可爱的笑容。”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浏河镇摄影协会会长说道。近年来,浏河摄影协会率先推出“摄影进农村 暖心全家福”为村民拍全家福活动,他们排出“时间表”、推出“村落图”,无论寒暑更替,20余名摄影家走村串巷走访农家近500户,为他们留下了幸福的瞬间。该项活动上榜太仓精神文明建设年度新事,被传为佳话。
在浮桥镇建红社区,市戏曲家协会编导们边了解参观,边与村干部一起携手策划,把党史教育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认为其区域内方家桥战火的那段革命历史值得书写。于是协会秘书长王奉振等人帮助创作话剧《第一枪》,根据不同需求设立的小品版本和沉浸式版本,在社区挑选了20多名群众演员抓紧排练,还进行表演培训。不久这出戏将在社区演出。
《娄东戏台》《舞林会友》《太仓乐坛》等既是公众文化平台,也是基层文化展演载体。戏曲家、舞蹈家、音乐家协会等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挥协会特长,与市文化馆合作,以此为阵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也让平日村(社区)里唱歌唱戏跳舞的农民群众,能在公众平台上展现自己的歌舞能力。通过这个亲民平台,发现、培养并走出了一批太仓群文骨干,这里成为群众文艺的“孵化器”。
从全面小康到乡村振兴,太仓农村正在美丽蝶变。“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这是党中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七个必须”之一。书法、美术、摄影、音乐、舞蹈、戏曲、文学、民间文学、影视等文艺样式百花齐放,共同携手走进城乡百村万户,走进农民群众心里,让广大农民群众充分感受文艺的力量。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太仓城乡一体化,产城融合,农村旧貌换新颜,广大农民群众全面小康生活的幸福指数日益提升。市文联在走访中发现,燃起“太仓速度”,就要苦干实干巧干,还要抓紧干、拼命干,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迫切需要文艺从“送下乡”到“种下乡”转变,就是要把优秀的文艺种子深深地根植在民间,根植于民众,让农民群众内心自觉生发向上、向善和向美的文化。以文化人,功德无量。市文联和各文艺家协会将再接再厉,精准对接,精心服务,精益求精。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全市各文艺家协会下基层各类演出、展览260余次,培训、辅导近100场次,受益人群超10万人次。
风帆高悬,乘风破浪。
面对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太仓正用激情奋力拼出“太仓速度”,努力把“上海下一站”的区位优势转化为“下一站上海”的奋斗追求。2021“诗意田园 幸福文艺”太仓文艺志愿者进百村(社区)入万户活动已落子开局驶入“正在进行时”。短暂的停留,是为了未来更好更远地前行。扬长避短,蓄势发力,愿太仓文艺志愿者进百村(社区)入万户活动越走越稳健。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建党百年,百年风华,贯穿着今年全年各项文艺活动的主线。
在大力开展太仓文艺志愿者进百村(社区)入万户活动中,理想照耀中国,经典永远传唱。各文艺家协会围绕建党百年,推出系列丰富多彩的演唱、演出、展览、展示和互动交流等活动,让村民群众感受党史篇章的壮丽辉煌。
6月24日,一场由市音乐家协会文艺志愿者策划的庆祝建党100周年《唱支山歌给党听》专场演出在浮桥社区启幕。《十送红军》《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我和我的祖国》等脍炙人口的歌曲,在全场赢得了极大共鸣。
6月30日,《井冈山写生作品展》在新天祥美术馆展出,蔡萌萌、王斌、陈军、周文明4位画家赴井冈山采风写生了50余幅作品,用激情的翰墨礼赞党的百年风华。有位画家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坚持写生创作,至今已七上井冈山。市美术家协会等联手策划,带动了更多的红色主题作品创作。
7月10日,《星火燎原 一路辉煌》红色经典戏曲折子戏展演活动上演,集结了全市各区镇民营剧团戏曲骨干团队力量,围绕“人间正道”“浴血征途”“继往开来”章节,在传统的剧目中回顾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漫漫征程。
7月15日,《党旗飘扬 红色律动》建党100周年主题舞蹈展演活动如约启幕,以“红色岁月”“英雄赞歌”“翻天覆地”“百年征程”为脉络,用舞蹈语言及肢体动作来表达、诠释。经过层层选拔的20支基层社区团队参加演出。
当代老画家邢少兰长期耕耘娄东画坛,其作品气势磅礴,笔笔见力。建党百年之际,他特意创作山水画作品《万古长春》,分别捐赠市委和浏河镇,表达了对党和祖国以及家乡的热爱之情。在太仓美术馆开展捐赠仪式上,一身红衣的邢少兰动情地说:“红色是党旗、国旗的颜色,也是万众喜庆的颜色。我的画坛领路人屺(瞻)老百岁入党,做出了人生的正确选择,这是我们画坛的荣光。我们要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文艺家们结合不同文艺样式上党课,在“沉浸式”“全景式”的氛围中体验党的百年辉煌,这是文艺家走上党课讲坛一大特色。太仓党代会代表、美术馆副馆长靳慧慧,用毛主席诗词的书法艺术,为文联机关、发改委党员上党课。楹联学会党员副会长张敏,为多个社区(村)居民群众讲述楹联里的党史。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各文艺家协会利用各自载体、资源和优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浏河摄影协会策划的拍摄百名共产党员风采录,在乡间、企业的寻访拍摄活动中,摄影家们感受到身边党员的无私奉献和高尚情操,受到了思想精神上的洗礼。市音乐家协会在南郊社区、新丰社区,市戏曲家协会在东林村、建红社区,市诗词协会在府东社区、景瑞社区等地开展“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诗意田园 幸福太仓”等各种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在老百姓心中播下红色的文艺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