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强 >>>
王志强 >>>
□本报记者 张立 文/图
王志强,1933年12月出生,1951年1月入伍,1952年9月入朝参战,1956年入党。在部队期间,先后担任连文化教员、天水步兵学校学员、教员,两次荣立三等功,三次获得军功章。1973年转业到甘肃省机械工业厅工作。1981年回太仓工作,先后担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太仓县卫生局、太仓市卫生局局长。
尽管不是侦察兵,却因为会说英语,有幸和战友们一起,在朝鲜前线埋伏抓“舌头”;虽然是卫生工作的“外行”,却能团结依靠同事,大家齐心协力,取得多项令人瞩目的成就。他就是王志强,他坚信大家“齐心协力就没有干不成的事”。
■师范生投笔从戎
1950年10月,志愿军入朝作战,抗美援朝战争打响。王志强正在太仓师范读二年级,受志愿军保家卫国的英勇事迹激励,他想参军入朝。当时23军67师在太仓驻军,王志强按捺不住心中的激情,写了“生在家、为国死”的血书,找到部队。接待的军官告诉他,现在没有征兵,除非直接找首长,否则不可能入伍。
王志强真的找到了师政治部的首长,表达了决心。第二天,部队就派人到学校进行了走访调查,并同意了他参军。1951年1月,王志强入伍,并作为青年干部参加了4个月的训练。
■前线亲历抓“舌头”
入朝后,王志强成了侦察连的文化教员。除了教战士们文化,还要教他们一些简单的英语,包括“放下武器”“不许动”“优待俘虏”等,为了让大家学得快些,他还用汉字标注读音。
1953年2月,上级给侦察连下达了抓一个美军“舌头”的任务,接受任务后,连里确定了由连长带一个加强排,在风树洞一九八点三高地附近设伏抓捕的方案,考虑到王志强会英语,可以喊话劝降,便让他也参加行动,同时给他安排了另一项任务,即打信号弹,呼叫炮兵支援,切断敌兵退路和援军来路。
这次战斗很成功,毙伤敌30多名,俘敌2名,成了抓“舌头”的范例,被载入23军军史,也作为王志强的战斗事迹,载入了太仓的史志。
■知道“外行”不“外行”
王志强说,不管是大着胆子找首长要求入伍,还是和战友们一起成功抓“舌头”,都说明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没有干不成的事。
1983年,王志强被组织任命为太仓县卫生局局长,王志强知道自己是医疗卫生工作的“外行”,他凡事都和大家商量,确定了的事就鼓励大家一起努力。此后多年,太仓的群众卫生和基层医疗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先后成为全国血吸虫病防治“七五”期间达标县、初级卫生保健达标县、中国农村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规划试点达标县等。太仓的农村合作医疗走到了全国前列,并多次在全国性会议上进行交流、介绍经验,联合国卫生组织也曾到太仓考察这方面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