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周刊·小记者
上一期3   4下一期  
~~~
~~~
~~~建党百年庆祝大会观后感
~~~
~~~——贵州青岩古镇游
~~~
~~~
~~~
返回太仓日报
2021年07月09日 星期五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豇豆花开紫满园

  

  

  □龚志明

  

  雷阵雨倾盆而下,豆大的雨点急射在园中的豇豆棚上,哗哗作响。这使我想起了明末清初太仓诗人吴梅村的《豇豆》诗:“绿畦过骤雨,细束小虹霓。锦带千条结,银刀一寸齐。贫家随饭熟,饷客借糕题。五色南山豆,几成桃李蹊。”这是一幅雨后豇豆园的美丽风景画,记述了豇豆可菜、可饭,还可做成豇豆糕的多种功能,表达了诗人对豇豆这种普通食材的挚爱之心,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豇豆俗称豆角,为豆科一年生缠绕性草本植物,是夏秋季常吃的蔬菜,豆荚扁长而细,质地柔软,长约一二尺,故太仓人又称为“长豇豆”。豇豆还可作为粮食原料,制作豆汤、豆饭等多种粥饭类食品,所以又称“饭豆”。还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䜶䝄”,李时珍这样解释:“此豆红色居多,荚必双生,故有豇、䜶䝄之名。”豇豆荚倒真是成双结对,不仅有绛红色的,还有白、绿、青灰、紫、花斑等色。

  国人种植和食用豇豆历史悠久。三国魏张揖的《广雅》中已有豇豆记载。采豆荚作蔬菜,始见于明代《救荒本草》:“(豇豆)角嫩时,采角煮食,亦可做菜食。”明代诗人庄昶喜食豇豆,有《食豇》诗咏之:“一畦微雨净无尘,紫豆银茄更可人。观物亭中聊一饱,先生真个是清贫。”描写了雨后在亭中食豇豆的情形。本地关于豇豆的最早记载,见清嘉庆《直隶太仓州志》:“豇豆,赤白二种。”可知那时种植豇豆已较普遍。

  据《太仓市农业志》记载,我们太仓豇豆有早熟青荚、中熟肉豇、晚熟紫豇、盘香豇、一点红豇豆等地方品种和多种引进品种。不同品种的豇豆,口感也有差异。青豇豆,荚果细长,绿色,嫩荚肉厚,质地脆嫩。白豇豆,荚果肥大,浅绿或绿白色,肉薄,质地疏松。红豇豆,荚果较粗短,紫红色,嫩荚肉质中等。我倒蛮喜欢吃红豇豆的,吃起来软软糯糯的。豇豆香是其它菜所没有的,清新诱人,别有风味。

  炒豇豆,被《太仓县志》记为传统家常蔬菜。鲜嫩豇豆做菜,最常见的是单炒,放点蒜茸,炒至七成熟,盖上锅盖焖一会即可,这样炒出来的豇豆可口入味。还可作配料使用,做成豇豆炒肉丝、豇豆炒鸡丝、豇豆炒鱼片、豇豆炒腰花、豇豆炒肝尖等各式菜肴。猪肉末与豇豆同炒,可做成干煸豇豆,风味别样。

  稍老一点的豇豆,宜烧。豇豆掐成寸段,不能切,因为掐时要同时撕去老筋。素烧可以做成酱烧豇豆,焖至半酥,味道浓郁。荤烧也好吃,家常的豇豆烧肉,豇豆比肉还要鲜美,这时你才明白,为什么袁枚会在《随园食单》中说“临上时,去肉存豆”了。

  翠绿的嫩豇豆也可凉拌。取豇豆一把,掐去两头,切成寸段,用开水烫去豆腥味,用蒜泥、芥末、芝麻酱等调味制成清爽可口的夏令冷菜。如果配上火腿丝、海米、榨菜或是粉皮,更妙。凉拌的豇豆一定要嫩,手指一掰,脆生生断开的才好吃。我喜欢直接在园中的豇豆棚上摘下一把,加入醋、盐、白糖、酱油,倒几滴香油拌匀即可。鲜嫩脆爽,开胃下酒。我拌的豇豆妻子不喜欢吃,嫌醋太多,她无法入口。

  豇豆旺季时,将剩余的豇豆先用开水烫过,再晒干贮藏。记得在部队服役时,连队有几亩菜地,夏季是蔬菜丰收的季节,炊事班会将多余的蔬菜晒干贮存至冬季食用,其中就有豇豆干。豇豆晒干后颇具特殊风味,《红楼梦》第四十二回中即有平儿向刘姥姥要豇豆干的情节,贵族们也喜欢吃它。吃的时候,将豇豆干用清水浸泡还原。豇豆干一般与鸡、鸭等荤料红烧为佳,豇豆干烧肉,滋味尤为醇厚。

  酸豇豆是开胃小菜,很有特色。腌制方法同一般腌菜,装坛后在盐水中发酵而成,腌时要加点干辣椒。酸豇豆可以拌香油单做小菜,也可以与豆腐干或是辣椒、肉丝等物同炒。酸脆可口,风味独特。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豇豆的评价很高:“嫩时充菜,老则收子。此豆可菜可果可谷,备用最多,乃豆中之上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时政要闻
   第02版:新闻·要闻
   第03版:新闻·民生
   第04版:新闻·创新
   第05版:公告
   第06版:新闻·国内
   第07版:新闻·国际
   第08版:周刊·小记者
路的回望
豇豆花开紫满园
七绝 百岁年轻
通往港区
留一抹印痕
绮丽夏日
我写《天堂沃土》
贺中国共产党 百年华诞
太仓日报周刊·小记者08豇豆花开紫满园 2021-07-09 2 2021年07月0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