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立)为了保证电力供应,减少停电影响,在电力抢修维修作业中,高压带电作业在所难免,但高压带电作业风险与劳动强度都较高。近日,市供电公司完成了首次机器人带电作业,这也是苏州大市范围内,县级公司进行的第一次机器人带电作业。
这次带电作业的内容是在10千伏122港池II线,安装接地环。作业开始,只见绝缘斗臂车的吊斗缓缓上升到达作业位,和以往的带电作业有所不同,这次吊斗中没有全副绝缘装备的作业人员,取代作业人员的是一个配备了两个机械臂的机器人。这两个机械臂和一般工厂的机械臂差不多,只见机械臂在线路上下一阵忙碌,很快在线路上安装好了接地环。
市供电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虽然是第一次进行这样的作业,但作业很成功,作业人员按照操作程序,先通过GPS信号系统对周边环境进行扫描采样,并建立三维坐标图,然后再操作平板电脑,在地面指挥机器人完成了带电作业。
记者了解到,配网带电作业即在不停电的线路上进行检修、维护、清障等工作。因为作业人员与带电设备距离较近,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为保证作业安全,作业人员需要穿上厚厚的绝缘服,特别是在夏季高温情况下,对他们的耐力和体力考验很大。
“使用机器人作业,可以降低作业人员的安全风险与劳动强度,实现供电抢修维修由传统作业模式向数字智能模式的转型升级。”市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市供电公司不断探索、创新带电作业方式,力争把大范围停电作业,转化为小范围可间断不停电作业。这次机器人带电作业成功后,将进一步提高抢修维修效率和安全生产水平,为全市营商环境的优化和供电可靠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