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时政要闻
上一期3   4下一期  
为生态“留白”,为发展“添绿”——~~~
~~~
~~~加速形成
创建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
返回太仓日报
2021年05月12日 星期三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生态“留白”,为发展“添绿”——
书写长江大保护的“璜泾答卷”

  

  

  

  

  □本报记者   张 瑜

  

  太仓38.8公里的长江岸线,璜泾镇占据最上游的3.5公里。享长江滋养,因长江而兴。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加速推进,守住长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底线就是守住璜泾乃至太仓高质量发展的“命脉”。近年来,璜泾镇全力抓保护、促发展,补短板、强监管,为生态“留白”,为发展“添绿”,奋力书写长江大保护的“璜泾答卷”。

  璜泾镇北,白茆口生态湿地,进入5月,林子里每天叽叽喳喳,各种鸟类在此栖息。工作人员介绍,白茆口不仅是长江滩涂,‌‌而且有一片比较好的树林,长途迁徙的鸟儿会停下来在此“休整”。记者了解到,2019~2020年度,白茆口湿地共观察记录到野生鸟类8目28科78种,占苏州市鸟类种类22.54%。这里既有延续几十年的林地,又有新建设的湿地,民居掩映其间。这是璜泾镇“既滨水又亲水”的生动写照,更是长江大保护岸线整治的硕果之一。

  今年春节过后,璜泾镇国土空间全域整治工作全速推进。在位于长江沿岸的新海村境内,鹿河染整厂已拆除过半。作为今年“三优三保”拆旧复垦清零重点地块,鹿河染整厂总面积达13876平方米,内部涉及7家企业,以小型加弹厂为主,环境老旧脏乱。在长江大保护的背景下,璜泾启动该地块拆除工作,目前6家企业完成签约,拆除工作有条不紊推进中。

  因紧邻太仓港,交通便利,璜泾镇沿江村落里曾落户不少木材加工、船类制造等企业,给当地环境治理带来压力。璜泾镇围绕改善长江沿线环境质量,深入开展沿线企业治理行动,加速淘汰落后产能、污染企业。同时,开展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行动,系统治理钱泾塘、新泾塘、七浦塘、荡茜河4条入江支流,实施1383户农户生活污水和142家企业污水接管,完善沿江水系生态建设,补上湿地建设最后一环。如今,沿岸0.5公里区域范围内、约9.6平方千米的生态红线保护区,已成为璜泾镇长江沿岸的绿色氧吧。

  为生态留白,成为长江岸线拆违之后的主题。上百亩沿岸土地,由所在村落植树种草,建设绿色生态走廊,逐渐复原生态自然循环,让长江沿岸“长”出美丽新内涵。在新联村北部,一片占地150亩的新复垦土地被种上一万多棵水杉。

  除了植树,璜泾镇还通过种植花草优化环境。新联村的林场往西,长洲村的外江堤边,150亩的沿岸土地种满了油菜花,与沿线树林交相辉映,构筑长江岸线生态屏障、景观长廊。“废地”变林场变花海,不变的是保护长江的责任和决心。上世纪八十年代,璜泾镇已经在长江沿岸植树造林,如今全镇沿江林场已经超过600亩。

  璜泾镇新海、长洲、新明、新联、荡茜五村背靠长江,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薄弱。近年来,五村在推进岸线生态修复的同时,因地制宜提升人居环境。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档农村基础设施,将生态环境保护和乡村振兴发展相结合,全力提升村容环境新面貌。五村携手,沿江废地变林地、变农田、变花海、变游园,串联出一条绚丽多姿的生态岸线。璜泾镇相关负责人表示,璜泾镇将继续发力,坚持抓环境就是抓发展、抓民生、抓稳定,坚定不移打好这场治水、治废、治违的攻坚战,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勇气、攻城拔寨的拼劲,使长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时政要闻
   第02版:新闻·要闻
   第03版:新闻·民生
   第04版:新闻·观点
   第05版:周刊·新知
   第06版:新闻·国内
   第07版:新闻·国际
   第08版:周刊·娄东大讲堂
书写长江大保护的“璜泾答卷”
“十无十到位” 打造百条精品路
现代立体交通网络
营造浓厚宣传氛围
城厢经验登上《农村改革动态》头条
太仓日报时政要闻01书写长江大保护的“璜泾答卷” 2021-05-12 2 2021年05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