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志婷
“您反映的三市村26组土地租赁问题,我们已收悉。经调查,该块土地已在三资管理平台公开招租,感谢您的监督和支持。”这是浮桥镇三市村廉勤监督员沈惠清,得到有关部门回复后,第一时间将该消息反馈给了村民。
该村民反映的问题,由沈惠清收集并通过苏州市基层廉勤监督平台上报,在上级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三市村迅速召集党群代表和廉勤监督员充分调研,召开专题会共同商议,最终决定将该块土地定位为生态种植。这样一来,既能解决土地闲置问题,又可有效提升周边群众人居环境。今年2月,该块土地通过“太仓市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进行了公开招租,确定用于种植瓜果、花卉及打造农耕体验区,预计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25万元。
得益于苏州市纪委监委开发的基层廉勤监督平台,如今像沈惠清一样的基层廉勤监督员们,只需通过手机上的廉勤监督操作终端,便可实时上报收集到的问题,并及时查看办理进度,第一时间向群众反馈。据介绍,该平台充分发挥廉勤监督员的作用,广泛收集群众反映强烈的勤廉信息,提供实时反馈功能,通过数据赋能基层治理,将监督工作延伸到“最后一公里”。
在太仓,像沈惠清一样的廉勤监督员共有4000余名,他们活跃在“小微权力”监督的最前线。去年以来,市纪委监委根据苏州《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监督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村和社区的监督体系建设,紧盯基层“小微权力”运行各个环节,充分发挥村(社区)纪委书记(纪检委员)、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廉勤监督网这“一人一委一网”的作用,构建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民主监督、群众监督贯通协调的基层监督体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为基层监督注入了“新活力”。同时,依托基层廉勤监督平台,融合线上与线下,强化对基层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推动监督力量在网上整合、权力运行在网上监管、群众诉求在网上解决。
在用足用好基层廉勤监督平台的同时,我市不断创新实践,将“村级事务公开”模块嵌入该平台,推动村级党务、事务和财务全面公开。如今,村里的各类事项、大账小账,在平台上都一目了然。
“有了廉勤监督平台这个抓手,极大优化了基层监督方式方法,提升了监督实效。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完成收集上报问题8722条,处置各类问题8672个。”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接下来,市纪委监委还将进一步升级信息技术手段,让村民群众通过手机扫码,便可实时查看自己享有的集体资产情况,并逐项逐笔查阅村级事务公开内容,通过数据赋能的方式,让群众知道有监督、参与监督,切实以监督促进基层治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