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时政要闻
上一期3   4下一期  
我市多维度、深层次融入上海——~~~沪太同城效应正裂变出新能量
西浦太仓校区首个单体封顶~~~
润邦~~~
新技术可降低动力电池生产成本~~~
~~~
返回太仓日报
2021年04月08日 星期四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多维度、深层次融入上海——
沪太同城效应正裂变出新能量
沪太同城效应正裂变出新能量

  

  

  

  

  

  

  □本报记者   周琦

  

  4月4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了太仓聚焦长三角一体化、沪太同城化进程的新闻。这两年,太仓借助长三角一体化、沪太同城化的东风,优质的项目来了,来自上海的中国商飞公司与苏州签订合作协议,鼓励苏州企业参与承接大飞机零部件配套;高素质的人才也来了,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主体全面封顶,开设10个学院,航空领域的产学研一体化正在同步展开。

  事实上,今年以来,我市“沪太同城化”的举措一件接着一件。太仓积极围绕规划、交通、产业、科创、生态、民生6个方面全面融入大上海。

  推进规划同圈

  前不久发布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中,太仓成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一核两带”功能布局中的重要一环,方案中提到“太仓”更是多达11处。

  近年来,我市主动对接上海城市总体规划、中长期发展规划,率先推进规划同圈。比如,正在建设中的娄江新城是太仓城市的未来、未来的城市,也是太仓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桥头堡和先行区。此外,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正在这里拔地而起。

  形成交通同圈

  今年上海预计开工建设嘉闵线,苏锡常城际铁路与嘉闵线共建段也将开工。嘉闵线建成后,从太仓到上海中心城区的通勤时间将缩短到1小时以内。

  当前,我市正全面把握多条铁路汇集的历史性机遇,加大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力度,积极构建以太仓站为主要依托的“5+1”轨道交通体系。除了加快实施嘉闵线(含北延伸)至太仓段项目外,我市还积极推进南沿江铁路、沪苏通铁路二期、北沿江铁路建设。实施沪武高速扩建工程,规划建设沪宜高速苏沪省际衔接段项目,加快打通沪太“断头路”,并借此契机打造高铁商务区。

  在港口方面,今年2月9日,太仓港集装箱四期沪太合作签约仪式举行。此次签约,标志着太仓港与上海港合作持续加深、“沪太同港化”进一步加码。近年来,太仓港积极打造上海港远洋集装箱运输喂给港。比如,沪太两地海关共同推进洋山港-太仓港“联动接卸、视同一港”监管模式,太仓港成为全国唯一与沿海大港无缝对接通关的内河港。双方合作创新长江物流模式;合作创新苏南物流模式,推出“沪太通”“陆改水”。

  加强产业同圈

  搭载航空产业,太仓的产业发展将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沪太同城中,真正“跑起来、飞起来”。

  今年2月18日,苏州市政府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在太仓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近年来,太仓依托西北工业大学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技术、人才、信息优势,承接上海发展大飞机产业的辐射溢出效应,凭借近30年对德合作形成的精密制造产业基础,前瞻性地布局发展航空航天产业,目前已累计有20多个航空产业项目落户,总投资超100亿元。2020年,太仓航空航天产业实现产值近百亿元。

  这招“先手棋”成为促进太仓产业发展、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新名片。目前,太仓已初步形成以太仓航空产业园、太仓航空新材料创新园、西工大太仓长三角研究院“两园一院”为承载,以杨伟院士工作站、苏和空间站、未来宇航“六大平台”为支撑的航空产业发展格局。

  凸显科创同圈

  今年3月30日,城厢镇举行“嘉太科创产业园——沪太同城先行区”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开业暨科创项目集中签约活动。 (下转第2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时政要闻
   第02版:新闻·要闻
   第03版:新闻·民生
   第04版:新闻·网事
   第05版:专刊·政法委
   第06版: 周刊·乐活
   第07版:新闻·时事
   第08版:市场·消费
沪太同城效应正裂变出新能量
大圆环教学楼即将成形
港口设备 90%出口
通快斩获“金耀奖”金奖
需接种3针!重组新冠病毒疫苗来了
太仓日报时政要闻01沪太同城效应正裂变出新能量 2021-04-08 2 2021年04月0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