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新闻·三农报告
上一期3   4下一期  
返回太仓日报
2021年03月26日 星期五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面发力
推动“三农”发展再上新台阶

  

  

  

  

  

  

  □本报记者 李华 通讯员  邓鹏

  

  近日,市农业农村局召开作风效能建设暨农业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推进2021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据悉,今年,市农业农村部门将对标对表乡村全面振兴、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紧扣目标任务,强化工作举措,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全力推进我市“三农”发展再上新台阶。

  

  聚焦农产品的稳产保供

  稳住农业“基本盘”

  

  强化稳产保供。今年,我市将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提高耕地质量,加强耕地保护建设,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只增不减;再建一批高标准蔬菜基地;要固产能、优措施、防风险,切实抓好生猪产能恢复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抓好渔业生产的转型升级,促进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全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生产稳定、有效供给。粮食产量稳定度达1.5、生猪自给率达30%。持续推进“三高一美”建设,新增高标准池塘4000亩、高标准菜地8000亩,建设美丽生态牧场2个。

  提升农产品品质。以争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为抓手,推进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推行农产品合格证和追溯码制度,加大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的应用推广,全市农产品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让“绿色、安全”成为太仓农产品的鲜明特质。继续抓好化肥减量增效、农药“零增长”行动,统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等工作,确保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95%,申报创建2021年中央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模式县。

  加快农机化转型升级。以建成具有全程“机械化”、全面“机械化”、管理“信息化”、装备“智能化”、设施“宜机化”、服务“综合化”、机艺“融合化”、发展“绿色化”等“八化”标准为目标,促进设施农业、畜牧养殖、水产养殖、果茶桑、农产品初加工等特色农业全面机械化,主要农作物机械化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聚焦“现代田园城”定位

  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

  

  加快智慧农业布局。把握大数据时代机遇,促进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经济融合发展,推动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的深度融合,加快智慧农业布局,推广农业四大主导产业现代化生产模式,探索数字技术与生产经营互通机制,完善4个智慧农业示范场景,新增智慧农业品牌1个、“智慧农村”示范村2个,确保农业农村信息化覆盖率超70%。

  完善农业园区体系。按照“产业强园、科技兴园、生态立园、机制活园”为导向,推动全市各类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力争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按照“农业科技创新+产业集群”发展路径,国家现代农业园区引进农业创新平台,对接知名农业企业,新增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个、苏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个。

  加强农业品牌建设。大力实施品牌强农行动,挖掘具有我市地域特色和人文底蕴的农产品资源,培育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做好太仓白蒜和新毛芋艿的提纯复壮,打响更多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推动太仓农产品走向价值链高端。加强农产品品牌扶持运营和推广力度,年内新增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1~2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个。

  

  聚焦特色康居乡村建设

  绘就美丽乡村画卷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体制机制创新”国家级试点工作,实施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系统推进农村改厕、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庄清洁和绿化,切实改变农村面貌,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培育苏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镇1个以上、苏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10个以上。

  持续推进特色康居(宜居)乡村建设。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理和品质提升,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理机制体制,打造一批特色宜居乡村,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力争特色康居(宜居)村占比达80%。特色田园(康居)乡村建设列入市政府2021年民生实事工程,计划完成特色康居乡村建设点位30个。

  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全面贯彻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许昆林调研指示精神,发挥临沪优势做足农文旅融合文章,以区位条件、乡村旅游资源、地域文化为基础,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推动长江红色农文旅示范区、七浦农文旅特色康居示范区建设,促进农业与文化、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力争2021年新增共享农庄2个、乡村旅游精品路线1条,全市休闲农业收入突破4亿元。

  

  聚焦共同富裕目标

  激发“三农”发展活力

  

  多举措全力推动富民强村。把发展农文旅作为促进增收致富的重要工作来抓,加快形成太仓农民增收致富新业态。要实施好“时代工匠”、乡土人才等培育工程,完善市镇两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组织好农村创业创新大赛,扶持农民就业创业,推动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强化集体经济抱团联合发展,持续推进村企对接、企村联建,启动新一轮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帮扶工作,构建村级经济长效发展机制,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均集体可支配收入力争达到1000万元。

  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立足指导、扶持、服务、规范的职能定位,加强示范引领,创新机制方法,优化政策扶持,规范行业管理,强化指导服务,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内强素质、外强能力。统筹配置各级培训资源,完善市镇两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放宽市场准入机制,探索第三方培训机构参与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培训农民1200人次以上。

  继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贯彻落实产权制度改革部署,厘清集体经济组织与村委会的关系,积极开展政经分离改革试点。持续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制度改革”“蔬菜气象指数保险、气象灾害违约责任保险和蔬菜收购价格指数保险”等改革试点工作。加快推进“激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承包地、宅基地权能”这一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任务进度,研究出台《太仓市农村宅基地管理和改革指导意见》,指导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成员资格认定,明确享有宅基地资格权,并选择条件成熟的村探索开展宅基地有偿使用、退出和盘活利用,保障农村集体所有权、落实农民资格权、搞活使用权。

  

  聚焦重点工作任务

  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

  

  全力做好长江“十年禁渔”工作。加大法律法规和禁捕制度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长江“十年禁渔”氛围。持续开展长江涉渔“三无”船舶和违规渔具清理整治,联合有关部门打击消除非法捕捞。强化渔业执法装备和信息化建设、巡护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技防+人防”优势,为渔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强化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增殖放流全过程监管,有效加强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养护。

  坚持开展对内对外帮扶工作。按照上级要求,继续推进协作帮扶及脱贫与乡村振兴衔接工作。建立健全解决相对薄弱村发展长效机制,做好“十四五”期间苏州市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巩固提升工作,审核确定巩固提升名单,组织项目申报,精准实施帮扶,促进村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双增长。持续开展“阳光扶贫”入户走访,完善“阳光惠农”监管系统数据资金信息与项目数据,做好系统的高质量管理。

  压紧压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和渔业、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严格监管执法、狠抓责任落实、夯实基础保障,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时政要闻
   第02版:新闻·要闻
   第03版:新闻·民生
   第04版:专刊·城管
   第06版:新闻·三农报告
   第07版:新闻·时事
   第08版:周刊·墨妙亭
推动“三农”发展再上新台阶
推进重点工程建设 浮桥打好农业产业牌
农药招标采购 为春耕备耕保驾护航
长江流域水域 禁捕宣传活动举行
太仓日报新闻·三农报告06推动“三农”发展再上新台阶 2021-03-26 2 2021年03月2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