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阚亚方
突出党建引领
点燃干事创业加速引擎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对推动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意义重大。市城管局将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攻坚克难向前进,更大力度、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推动城市管理向更高质量发展,着力在我市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书写城管人“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时代答卷,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起步中争当先锋表率。
激励党员队伍担当作为。聚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线,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主题,认真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广泛开展各类学习宣传和教育培训活动,抓牢意识形态工作,提高党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执行平时考核、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等制度,树立鲜明的激励导向,激发党员队伍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勇于争先的担当精神。
激励基层组织聚力攻坚。深入推进党建项目化工程,实行“书记项目”全覆盖。紧扣城市精细化管理、生活垃圾分类等重点课题,深化“行动矩阵”建设,做强行动支部,做优“城管家”“城管家·先锋行”等品牌,充分发挥好城管家志愿者中心、城市管理服务站等前沿阵地的纽带作用,进一步提升党务业务服务互融互通的能力和水平。
激励作风效能再攀新高。深化市委巡察整改工作,持续转化提升整改成果。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进一步梳理完善局党委班子和班子成员责任清单,切实履行好“一岗双责”。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完善廉政风险防控等机制,一如既往配合第十一派驻纪检监察组开展各项工作。
全面深化改革
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机制
综合执法往深里推。巩固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成果,落实《太仓市镇(街道)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管理规定》,履行联席会议办公室职责,出台《太仓市镇(街道)2021 年度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考核方案》,加强对属地综合执法工作的指导协调,建立培训指导、信息共享等机制。强化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组织开展各类专项执法活动,高效运行综合执法平台,提高综合执法成效。
管理体制往实里改。结合城区城市管理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持续深化城区环卫保洁、垃圾分类、物业管理、市政养护、景观照明等方面的体制改革,理清交叉职责,打破区域边界,实现督管全面分离。
监督考核往细里做。充分发挥市城管委办公室职能,定期组织召开全市城市管理工作会议,全力推进各项重点任务。结合2021年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体系,梳理整合城市管理领域各类考核检查项目,优化考核流程,细化考核标准,重点从市容秩序、环境卫生、行政执法、市政设施、物业管理等方面全面加强对区镇的城市精细化管理考核。
着眼长远发展
推动垃圾分类再上台阶
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一领四动”,加强生活垃圾分类专班建设,制定《2021年太仓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行动方案》,完善督查评价体系,更加侧重区镇分类成效。
深化源头管理。提标改造“三定一督”小区设施设备,加强垃圾分类信息化建设,评定生活垃圾分类星级小区。加强行业分类监督指导。落实全域片区建设任务,深入实施“燎原计划”。合理建设大分流归集点位,有效解决建筑垃圾、绿化垃圾、大件垃圾归集难问题。
筑牢终端闭环。加快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积极构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稳定运行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厂等终端设施。
提高收运效率。加大新能源生活垃圾收运车投入比例,健全“四不同”分类收运机制,推动完善生活垃圾回收利用体系。因地制宜推动建设生活垃圾转运暂存场所,创新互联网收运应用。至2021年底,我市垃圾分类体系更趋完善、垃圾分类成效更加明显,垃圾分类文化更入人心、垃圾分类评价更上层楼。
持续施压加码
实现精细管理深度覆盖
整治市容市貌。制定全国文明城市常态常效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常态化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不断丰富城警联动内涵,完善“多位一体”创建模式。坚持严管重罚,全力推进市容市貌专项整治,高质量完成28个整治项目。建设市容环卫责任监管系统,建立“常态化巡查+全链条监管”两个机制,通过“网格化”+“社会参与”+“信用惩戒”三个手段,提升市容精细化管理水平。
提升街景品质。持续推进户外广告设施整治提升接续工作,加大各类违章广告拆除力度。巩固屋顶镂空字清理成效,不断向区镇延伸。指导户外广告整治提升等改造工程。积极创建苏州市城市管理示范路,确保申报项目能创成、已创项目不摘牌。
强化行业指导。环境卫生方面:加强日常监管和考核力度,不断优化作业模式,提高保洁质量。积极推动各区镇引入环卫作业企业,开展环卫一体化保洁。加强建筑垃圾(工程渣土)运输企业目录制管理,推进建筑垃圾(工程渣土)专项整治。完善区域联动机制,加大对固废非法转移行为的打击力度。物业管理方面:落实《太仓市住宅物业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完善物业管理监督考核制度,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深化物业管理机制改革,在主城核心区探索实施无物业小区物业化管理。市政照明方面:制定太仓市城市道路、桥梁养护指导细则,加强对市政养护的指导协调,确保城市道路和桥梁运行安全。落实《太仓市城市景观照明管理办法(试行)》,加强全市照明行业全过程管理,做好管辖范围照明设施管养工作,确保照明设施完好率和亮灯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
凝聚多方合力
攻坚违建治理三年行动
根据苏州市进一步加强违法建设治理三年行动工作相关要求和我市国土空间全域整治工作动员会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违法建设治理三年行动。
夯实组织保障。推动调整市违法建设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运行三年行动工作专班,设立综合协调组、宣传教育组、维稳保障组、督查考核组等工作小组,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我市违法建设治理三年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三年目标任务,排定时间节点,建立工作机制,划分责任落实。
推进拆违工作。进一步梳理全市违法建设底数,运用违法建设治理信息平台形成“一类一册”,实行动态管理。制定年度拆违计划,先行拆除一批安全隐患大、社会矛盾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建设。对重点区域(领域)的违法建设建立攻坚克难项目清单,做到“一项一案”。
健全长效机制。坚持边整治边巩固原则,不断完善市镇村三级巡查防控机制,进一步落实小区重大事项自治会议制度,严格执行联合惩戒措施,严禁新增违建。到2021年底,我市违法建设治理制度体系基本健全,一批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推动科技赋能
提升城市智慧管理水平
建设智慧城管。全面推行“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工作模式,积极建设城市管理信息化项目,持续推进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优化智慧指挥体系。整合基层巡查网格,加大事部件排查力度,规范数字城管平台运行,提高问题处置效率。
建设智慧停车2.0工程。拓展智慧停车系统应用,增加新能源充电桩点位、公共自行车点位查询和停车预约等功能,优化停车诱导。结合雪亮技防工程建设,扩容停车管理云平台,对所有接入场点进行远程监管。在部分路段配备巡检车辆,采用监控+巡检的方式加强综合监管。实行停车管理积分制,建立停车信用管理制度。智慧停车2.0工程将深度融入我市智慧交通体系建设,实现数据全面互联互通。同时,市城管局将继续深入挖掘停车资源,确保新增各类停车泊位5500个以上。
聚焦民生关切
助力城市能级不断提升
聚焦政府实事工程。一是建设主城核心区“一核一带一路”景观亮化综合工程,打造发展活跃生态宜居的城市夜景面貌。“一核”即以市民公园为核心,南至朝阳路、北至县府街、东至娄江路、西至东仓路,在这范围内全面排摸现状,补缺景观亮化;“一带”即建设新浏河风光带景观亮化工程;“一路”即建设上海路景观亮化工程。二是开展垃圾分类闭环提升工程。三是开展厕所革命质量提升工程,新改建市政和农村公厕55座,其中新建市政公厕4座、改建26座;新建农村公厕18座、改建7座。
聚焦政府投资项目。开展东港路(新华路—上海路)新建工程、长春北路(弇山路—长泾路)新建工程、建筑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工程(二期)。同时,强化地下管线协同管理,科学实施娄江新城地下管线综合规划。
坚守红线底线
融入安全生产“三年大灶”
认清严峻形势。认真学习上级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系列指示精神,深入开展各类专题学习教育和培训工作,充分认识城市管理领域依然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制定《2021年太仓市城市管理局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签订《2021年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始终扛在肩,防控措施举措始终贯穿全链条。
压降隐患风险。在“一年小灶”的基础上,深入推进局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紧扣“1+2+3+2”(1个总方案、2个专题、3个专项、2项配合)和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隐患整治责任要求,经常性组织开展系列自查,深挖城市管理领域安全隐患,挂图作战、对账销号,着力把事故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积极配合创建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健全安全体系。坚持安全生产制度建设与整治工作并重的原则,及时总结经验做法,不断完善“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责任体系、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和工作机制。同时,严格执行《太仓市城市管理局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各项分预案,提升应急处突能力,坚决防范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加快推进城市管理领域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