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薛海荣
日前,在沙溪镇凡山、中荷等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机声隆隆,一片繁忙景象。
正在建设的高标准农田项目热火朝天,那么已经建好的项目是啥样呢?近日,记者来到沙溪镇泰西村的丰产方,看到一块块高标准农田整齐连片、规则排列,绿油油的麦苗长势喜人。
泰西村村委会副主任王惠告诉记者,村里高标准农田总面积约4800亩,以前这些农田都是零散分布,田间都是外地经营户搭建的用于种植蔬菜的塑料大棚,环境脏乱差,村里老百姓有怨言。2019年,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之后,田块重新整理形成集中连片标准农田,田间道路全部用沥青和水泥进行硬化。特别是农田的灌溉改为暗渠式的管道,这样带来的好处就是均匀灌溉每块农田。
现如今,从田地松土、深翻,到插秧、喷药,再到收割、秸秆回收,大型农机贯穿了农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在高标准农田种植过程中,通过全程机械化作业,有效提高土地地力,解放生产劳动力。“去年,村里丰产方水稻亩均产量达到了1400斤,在太仓市的水稻亩均产量评比中位列第一,在苏州市也排在第二名。”王惠表示。
同样,记者在沙溪镇凡山渠泾省级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看到,规划6000亩的省级项目正在实施当中,预计今年4月建设完成。该村工作人员曹志刚告诉记者,2020年全村3085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已经建设完成。
沙溪镇农村工作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土地经营的分散化、碎片化是阻碍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难题之一,也是导致土地效益低下的一个症结。近年来,该镇对照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建设“致富田”为抓手,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实现行政村高标准农田“全覆盖”,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截至目前,全镇共规划高标准农田面积83210亩,已建成52339亩。特别是2020年全镇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发力,共建设9个项目,面积34260亩。目前塘桥村、凡山村项目已全面完成,其它7个省级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正在建设中。一个个项目的实施,有力改善了各村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也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
记者了解到,沙溪镇高标准农田建设在规划设计上,提前谋划布局,依据各村基础条件,综合建设田、水、路等,建成“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的高标准粮食生产功能区;在施工技术上,采用新型激光整平机和渠道成型机,以控制土地平整及渠道施工精度,从而提高施工效率,保障农作物耕作生产;在项目管理上,成立高标准农田领导小组,把好安全关、做好质量关、盯好进度关,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从而形成“集中连片、产业成带、特色成块”的农业生产体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沙溪镇下一步将紧扣‘农业高质高效’,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夯实农业产业基础,优化种植生产布局,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争当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标杆样板,绘就沙溪乡村画卷,绽放美丽之花。”沙溪镇农村工作局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