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小区成立居民自治组织,很多涉及公共利益的事一一得到解决——
为居民办实事
□本报记者 薛海荣
在致和塘西路有一个老小区,叫新民村,这里由城厢镇南区社区辖管。新民村不大,只有6幢楼、96户居民。因为没有物业,小区之前的管理不太好,环境脏乱差,各种矛盾比较多,居民怨言颇多。然而,12月21日下午,记者在这里看到了另一番景象,小区内干干净净,看不到一点垃圾,各种车辆有序停放。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平安红枫”居民自治组织成立
“老小区的管理之所以会出现很多问题,主要原因就是没有物业,涉及公共利益的事情没有人管。”南区社区主任朱燕表示,没有物业怎么办?那就成立一个由小区居民组成的自治组织。
今年上半年,经过小区居民代表一致推选,由盛化明、王美珍、唐孝和、许云等几位党员和热心人组成的“平安红枫”小区自治管理委员会成立了,他们主要的工作就是牵头解决小区里的各种公共事务和居民之间的矛盾纠纷。
记者了解到,自治组织成员非常尽职,定期召开由社区两委成员和小区里党员代表、楼道长、居民代表等参加的党群议事会,对小区里的各种事项进行民主协商,比如:对小区氛围营造、特色楼道命名、楼道墙面彩绘、楼道长选拔、停车管理自治等进行讨论,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发言,达成共识后再进一步商谈行动计划,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个个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记者在小区里看到,小区里的6幢楼都有了名字,分别叫法治楼、守信楼、书香楼、睦邻楼、文明楼和绿意楼。每幢楼的楼道墙壁上都画了与其名称相对应的精美墙绘。比如,法治楼内的楼道墙绘都与法治相关,书香楼墙绘都与读书学习相关。
小区居民梁先生告诉记者,以前几乎每个楼道内都堆放着杂物,不仅通行不方便,而且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经过小区自治管理委员会的管理,如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杂物被清走了,楼道不仅变干净了,而且美观了。
记者在新民村采访时发现,在小区东侧围墙边有一排停放电动车的公共车库,车库内建有充电桩,电动车有序停放。
原来,这个公共车库是为临街两幢楼居民设置的,这些居民家底楼是门面房,没有专门的车库。以前大家都是从楼上接线下来给电动车充电,很危险。小区自治管理委员会研究讨论后,决定在东侧围墙边给这两幢楼的居民建了车库和充电桩,解决了这个老大难问题。
此外,这个自治组织通过群策群力和整合各种资源,在小区内安装了道杆、监控,配备了楼道灭火器,维修了防盗门,更换了闭门器等,还帮助居民调解日常纠纷,不仅改善了小区环境,筑牢了安全防线,而且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有效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