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志婷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天走街串巷,巡查各类隐患、调解居民纠纷,始终坚守在为民服务第一线,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网格员。
当好群众身边的“守护人”
朱晓平今年32岁,是娄东街道洋沙社区的一名网格员。垃圾没有及时清运、房屋管道漏水、商铺占道经营……在日常巡查过程中,朱晓平一旦发现问题,都会耐心与居民、商家进行沟通,及时对不文明的行为进行劝导。
虽然年纪不大,但朱晓平的责任心每个居民都看在眼里。5月的一天,洋沙六村3楼的一户住户因为线路问题导致家中停电,而家中又只有老人和孩子。接到业主的电话后,朱晓平第一时间和社区工作人员赶赴现场。“我跑到最近的五金店,买好需要更换的线路材料,又联系了电工上门。还好问题不大,电源很快就接通了。”
网格员的工作需要多走多问,主动搜集问题。“我们每一个网格员都是健走达人。一天下来,微信运动一万多步还算少的,有时要走三万多步。”朱晓平打趣地说。
由于周边商铺较多,与小区居民难免会发生一些摩擦。于是,朱晓平专门为周边商户建立一个微信群。“有任何问题,居民可以直接在群里提出来,我看到后会及时处理,如果一时协调不了就会向上级反映。”朱晓平说,只有设身处地地为居民着想,把居民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办,才能真正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细心为居民织好“安全网”
身为“90后”的曹雨芳,2018年起就在娄东街道朝阳社区从事网格员工作。作为一名土身土长的太仓人,曹雨芳一直以网格“老舅妈”自居,每天从早到晚,一刻都闲不下来。巡查小区、记录情况、上报信息、解决问题,工作中她总是风风火火,及时化解基层群众的烦心事。
最让曹雨芳牵挂的问题是南丁园老小区的管理工作和安全保障。由于建成年份早,小区设施、设备比较老旧,加之内部管理不到位,导致机动车占道停车、辅房住人、电瓶车摆放不到位等各类问题堆积。担任网格员不久,曹雨芳就配合社区制定了详细的方案,并投入到整改工作中。她先从巡查开始,记录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存在的堵点,再一步步与居民沟通,了解大家的需求,引导大家支持并参与,一起动手解决小区问题。“遇到抵触情绪比较大的居民,我会耐心和他们沟通,勤跑动、勤问询、勤观察,就是我的办事法宝。”曹雨芳说。
疫情期间,曹雨芳每天除了做好排查、站岗,还坚持为居民买口罩、送蔬菜。每天,她都骑着电瓶车穿梭在各个小区,忙碌的时候,一整天都顾不上吃一口饭,只一心记挂着等待她的居民。曹雨芳说:“相比一线的医务人员,我这点辛苦不算什么!我们要更严更实更细更快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把社区这块阵地守住,群众才能安心。”
脚踏实地为群众干实事
吕文兰是娄东街道城北社区一名网格员,平时工作中认真负责,每当其他队员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她经常“挺身而出”,及时处置。别看吕文兰年纪不大,又是一名女队员,可是干起活来却像个男同志,同事们都亲切称呼她为“吕哥”。
每天一早,吕文兰总是第一个到社区,先记录网格系统尚待处理的案件,接着出门开展日常巡查、上报案件,对已经处置的案件进行实地核查,此外还要帮助商户和业主解决难题。
今年7月,吕文兰发现小区里的不少高层住宅杂物堆积严重,许多住户占用公共通道摆放物品,造成较大的安全和消防隐患。经过统计,共有13幢住宅楼存在这类问题。面对繁重的工作量,吕文兰没有退缩,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开始一户户上门沟通,耐心解释杂物堆积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并主动帮助大家整理物品,清空垃圾。就这样,用了一周的时间,吕文兰帮助13幢住宅楼进行了一次“大扫除”,共清理出垃圾十几车,公共楼道变得宽敞整洁,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吕文兰负责的网格内共有60多家商户,其中有5家商铺占道经营等现象屡禁不止。了解到相关情况后,吕文兰挨家挨户进行走访排查,积极向商户讲解相关治理政策,提高群众安全意识。吕文兰说,虽然一开始个别商户不太配合,但在一次次沟通协调后,情况已经有了较大改善。
凭借着踏实的工作作风和出色的工作表现,吕文兰的工作经常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表扬、肯定,不过吕文兰谦虚地说:“我只是完成了自己基本的工作,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网格员,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今后我会继续提醒自己,做到勤快、细心,更好地为社区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