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这份反诈“礼包”请收好!
开学在即,骗子也开始蠢蠢欲动。反诈部门梳理了开学季几类常见的诈骗“套路”,提醒广大学生和家长一定要擦亮双眼,千万不要上当受骗!
套路一:开学季前后最多发的是在家校群内冒充老师以各种名目扫码收费的骗局:诈骗分子潜入审核并不严格的家校群,通过复制粘贴老师的头像和名称,然后编造各种收费理由,比如服装费、防疫保健费等,有时甚至会PS一张所谓的官方收费文件,以此来迷惑家长,让他们通过二维码、红包等方式进行转账,骗取钱财。
警方提醒:如果家校群出现以老师名义收取费用的情况,家长一定要电话或者当面跟老师进行核实的。同时作为家校群的管理人员,班主任老师务必要加强群的审核管理,严防陌生人入群,及时清理群内的可疑人员。
套路二:开学季前后,家校群内的信息交流会更加频繁,此时诈骗分子可能会冒充老师或家长在群内发布一些虚假信息链接,比如谎称点击链接就能查询孩子本学期课程或者上学期能力测评等家长们比较关注的信息。家长们点击了带有木马的链接后,可能会造成自己的重要个人信息被窃取,甚至会出现银行卡被盗刷的情况。
警方提醒:对于无法核实真伪的链接,家长们尽可能不要去点开。如果对相关政策有疑问,可以通过电话去询问老师或学校。还可以下载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及时进行预警提醒。
套路三:开学后,有些诈骗分子还会冒充孩子的同学或者老师给家长打电话,编造出孩子出现病重等紧急情况,需要马上入院治疗,急需要用钱。听到这样的消息,一些关心孩子安全的家长容易出现慌乱,被诈骗分子牵着鼻子走,从而落入圈套、给对方转钱。
警方提醒:开学前家长应留存孩子老师或者比较要好同学的联系方式,遇到此类情况,应第一时间要联系老师或者孩子同学、朋友,了解具体情况。不能接到电话就特别慌乱,没有经过任何核实就进行转账。
遇事一定要冷静
尤其是涉及到
钱财、转账、汇款等重要事项时
更要加以防范
遇到紧急情况,要及时报警
避免受到更大的损失!
新闻中心
更多- 汪香元专题调研美妆港湾建设工作 打造全省美妆产业新高地
- 如何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互融共进?太仓在全省创新实践 首笔生态补偿付款保函生效
- 拓展就业场景做好关爱服务 努力让广大残疾人更加有感 苏州市领导走访调研残疾人工作
- 各汽配企业抢抓新能源汽车风口,增加产品研发投入,加大智改数转力度,在产业变革的浪潮中抢占先机 双凤汽配产业“汽”势如虹
- 推动高端装备、传统制造等优势领域产业提质增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璜泾打造智能制造新标杆
- 中央社会工作部副部长蔡丽新一行来太调研 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 加速构建“买全球、卖全球”跨境生态圈;一季度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近9000万元 城厢发力跨境电商“黄金赛道”
-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近期重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