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互融共进?太仓在全省创新实践 首笔生态补偿付款保函生效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王晓雅 时间:2025-05-16

近日,由中国建设银行太仓分行开立的全省首笔生态补偿付款保函正式生效,金额达538.3万元,被保证人海通(太仓)汽车码头有限公司,受益人太仓市农业农村局。保障资金将被精准用于鱼种增殖放流及其他生态补偿措施,长效守护长江生物多样性。

  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太仓政银企三方通力合作促成的这笔付款保函,是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的创新实践,构建了长江口生态经济双赢的新样板。

  2024年,因企业经营发展需要,海通公司在苏州港太仓港区新建两座码头。根据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出具的专题论证报告审核意见显示:该建设工程涉及长江刀鲚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核心区域,运营期桩基等构筑物占用保护区水域,对水生生物及其栖息生境产生不利影响。

  出于企业责任,该公司主动以最高1.2倍的系数、顶格928.3万元承担生态补偿主体责任,并由太仓市农业农村局监督落实相关资金和措施。“这笔费用将被冻结托管至2027年,给企业现金流带来巨大压力。”该公司技术规划部经理庄骋说。

  那么,如何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互融共进?

  针对涉渔工程普遍面临的施工周期与生态补偿节点错位、资金监管难、资金压力大等痛点问题,苏州港管委会与太仓市农业农村局开展专项研讨,共同研读《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联合太仓建行,创新设计出“保函+资金监管”分阶段履约的综合服务方案,企业不需要一次性拿出全部的生态补偿资金,而是根据生态补偿节点进行分阶段履约,大大降低现金流的压力。

  2024年12月,海通(太仓)汽车码头有限公司增殖放流102.96万尾翘嘴鲌、41.54万尾胭脂鱼,总价值高达390万元。这笔费用也是海通公司执行的首批生态补偿资金,执行后剩余的538.3万元被全部列入付款保函,确保后续每一笔资金都被精准用于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有效打通了生态补偿实施路径。

  作为长江干线最大汽车滚装码头,海通(太仓)汽车码头自2024年12月开港以来,已完成汽车出口30余万辆,80余艘滚装船从这里驶向全球14个国家和地区,为中国汽车加速出海贡献了力量。(记者  王倩  顾雪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