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商界抵制,美修改涉华芯片提案,专家:美个别政客应汲取教训
【环球时报报道记者 倪浩】据路透社6日报道,在美国商会等商业团体的压力之下,美国参议员修改了一项禁止美国政府及其承包商使用中国芯片的提案,从而放宽了相关限制。路透社称,修改过的最终提案文本日期为12月1日,预计将在本月通过美国参议院和众议院审议后,被送往白宫经总统拜登签署后成为法律。
资料图 (视觉中国)
据报道,今年9月,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查克·舒默和共和党参议员约翰·科宁试图在2023年《国防授权法案》的最终版本中加入一项修正案,要求美国联邦机构及其承包商停止使用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和长鑫存储等中国企业生产的芯片。
不过,路透社6日在报道中指出,最终版本的修正案内容不再禁止承包商使用中国企业生产的芯片,提案生效的期限也从先前版本的即时或2年后推迟为5 年后。另外,最新草案还缩小了限制措施的适用范围,指出它们只适用于政府“关键系统”的项目,例如用于情报活动、军事指挥及武器的电信或信息网络。
根据美媒报道,上个月舒默和科宁还在美国国会大力游说,希望将其提出的修正案纳入到今年的《国防授权法案》,但遭到美国多个不同领域商业团体的一致反对。包括航空航天工业协会、汽车创新联盟、国防工业协会、无线通信和互联网协会、美国商会等在内的商界团体联名致信美国参议院,指出芯片无处不在,要确定大量电子产品中所含的芯片是否由中国企业生产,成本很高,难度也很大。这封联名信还表示,从烤面包机等普通电器中找出这些芯片,或者迫使纸张供应商等联邦承包商承担这样一项艰巨的任务,并不会进一步加强美国的国家安全。
路透社称,这是美国商界用限制中国芯片最终导致成本大增来抵制此类提案的最新案例。科技行业资深专家项立刚7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出于政治目的而人为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做法,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也不符合中美双方利益,势必遭遇美国商界的抵制。美国个别政客应该从中汲取教训,尽快纠正错误做法,共同维护全球芯片产业链的稳定与安全。
新闻中心
更多- 围绕光通信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精准招引“强链、补链、延链”项目 双辰科创谷用心谋“芯”篇
- 世纪互联三期智能算力中心项目总投资30亿元,预计明年一季度全面投产 太仓有“数” “智”绘未来
- 润理(苏州)真空技术有限公司打破国际垄断,研发出高真空硅片氢气清洗系统和高真空键合系统 填补国内光刻预处理技术空白
- 我市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 提振精气神 干好精细活
- 市委召开市委书记专题会、集中反馈会暨集体约谈会 做深做实巡察“后半篇文章”
- 太仓与德国莱茵内卡再添新合作 签约特殊教育合作项目
- 一批外资标志性项目在我市加速落地 外资持续“加仓” 彰显“太仓磁场”
- 徐华东率队慰问驻苏部队和苏州市消防救援支队 深化军地协同 拓展双拥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