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卫星 >>> 退役不褪色 倾情解民忧
瞿卫星,中共党员,1958年出生,1979年参军报国,1983年退役返乡。虽然身份转变了,但为民服务的初心始终如一。从政府机关退休后,他在所居住的小区创立“卫新”个人工作室,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转化为解决居民实际困难的行动。
勇挑重担
直面老旧小区治理难题
璜泾镇新华小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长期受困于基础设施老化。之前,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严重短缺,飞线充电现象普遍,既影响环境美观又存在安全隐患。同时,没有电梯导致高层居民,特别是老年人日常出行困难,爬楼梯成为生活负担。
目睹居民生活困境,瞿卫星倍感焦急。他深知,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生活质量,更关乎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军人的字典里没有‘退缩’,社区的问题,我来解决!”于是,瞿卫星立即行动,联合社区工作人员、物业管理人员以及业主代表,依托“援法议事”机制,多次组织召开协调会议,把问题摆上台面,推动问题实质解决。
攻坚克难
破解基础设施“老大难”
在推进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的过程中,瞿卫星听到了不同声音:有居民担忧占用停车空间,有住户质疑设备安全性。面对分歧,他一方面耐心倾听居民诉求,另一方面积极查阅规范、咨询专业人士,详细阐释建设方案与安全措施。经过数十次协商,最终在24幢北侧建成公共充电桩,新建4个充电车棚,108个安全充电接口投入使用。“现在充电安全又省心!”居民的认可成为最佳褒奖。
刚解决充电问题,瞿卫星又着手破解“上楼难”。为精准确定电梯加装点位,他带领志愿者逐户调研,记录需求。针对居民关注的采光、费用问题,他反复解释方案,制定合理分摊标准。经多方协商,最终确定了4个老年人住户集中的单元首批加装,切实缓解老年人出行难题。
情系桑榆
点亮老年群体“精神灯”
瞿卫星对居民的关怀不止于硬件改善,更延伸至老年人精神需求。他发现小区内缺乏室内活动场地,老年人晴天在空地集聚聊天,雨天只能居家。为给他们打造活动空间,瞿卫星多次来到居委会和物业,摆事实、讲需求,争取支持。
然而,建设活动场所面临着场地和资金的双重限制,困难重重。瞿卫星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四处奔走协调。在他的努力下,最终成功将物业用房改造成温馨舒适的 “银龄驿站”。如今,“银龄驿站” 里每天充满了欢声笑语,老人在这里下棋、看书、聊天,享受幸福的晚年时光。
从保家卫国到服务社区,瞿卫星始终永葆本色。他用军人的担当践行每次走访、每场协调、每项改造,生动诠释“退役不褪色”的深刻内涵。在新华小区,“卫新”工作室的灯始终亮着,照见居民的需求,更映照出老兵“永远听党话、一心为人民”的忠诚誓言。(记者 缪卉蕾 文/图)
新闻中心
更多- 公司生产的一类、二类医疗耗材30多种,其中,医用重组胶原蛋白敷料、硅酮疤痕凝胶等产品赢得消费者青睐 圣惠医疗驰骋“医”+“美”赛道
- 徐华东调研港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当好港产城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
- 我市干部群众集中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从伟大胜利中汲取奋进力量
- 徐华东走访调研外资企业 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 我市在具身智能产业细分赛道发力深耕 探索打造机器人“灵巧手”
- 港区经济增长动能澎湃 1~7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6.5%,37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
- 拥有多项专利技术 构建创新研发矩阵 舒适融入斯凯奇的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