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江欣语丨政策“精准滴灌”,促“折翼的天使”就业无碍

来源:吕桢亚 责编:谢瑞丽 时间:2025-07-04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这份带着温度的政策礼包,不仅是对1800万就业年龄段持证残疾人的庄严承诺,更是以制度创新破解就业困局的关键落子。

政策春风化雨,浇灌就业希望之花

政策设计的齿轮转动,方能撬动社会公平的杠杆。《方案》以“十大措施”为主体,辅以完善的保障条件,直击残疾人就业“痛点”。将机关事业单位示范引领、企业助残专场招聘、农村残疾人就业帮扶等成熟路径进一步细化,形成“中央统筹—地方落实—基层兜底”的三级联动机制。早在2023年,江苏省就出台了《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明确用人单位需按不低于1.5%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并对超比例安置企业给予补贴和奖励。而在微观层面,无论是苏州的“2545”轻度残疾人就业帮扶计划,还是连云港市残联针对2024届残疾毕业生推出“四环节”服务模式,都力求让政策的春风润泽每一位“折翼的天使”。这些实践印证:政策精准滴灌,方能让就业种子在特殊土壤中生根发芽。

社会协同发力,构筑就业暖心港湾

残疾人就业从来不是“独角戏”,而是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共同参演的“大合唱”。京东集团的“阳光天使”项目堪称典范:200余名残疾人员工组成的客服团队,凭借专业服务赢得客户认可,不仅获得了可观的收入,更收获了尊严与自信。工作环境更是彰显温度:无障碍设施一应俱全,独立餐厅、整洁宿舍、安全卫生间等细节,尽显对残疾员工的关怀。除了京东等“大厂”的示范作用,中小企业、社会组织等也功不可没。苏州市姑苏区做件好事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开发居家客服、数据标注等线上岗位,通过“培就一体”模式培训6000余人次,帮助1300名残疾人实现居家就业。这种“政府搭台+技术赋能+社会参与”的模式,正在拆解残疾人就业“障碍栏”,并重塑残疾人就业服务的生态。当社区网格员化身“就业红娘”,当公益组织变身“职业导师”,残疾人就业的最后一公里正在被彻底打通。

科技赋能增效,点亮智慧就业之光

在数字化浪潮中,科技正成为破解残疾人就业困局的“金钥匙”,极大拓宽了残疾人就业的渠道。南京残疾人数字化就业创业基地通过“线上集中办公+灵活就业”模式,带动全国21个省市的残疾人从事视频拆分、数据标注等远程工作,以数字技术为残疾人送上“金拐杖”。数字技术还让“一人一策”的精准服务变为现实:苏州市人社局打造“就业创业智慧大脑”和“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识别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需求,2024年帮扶22.15万名重点群体实现就业8.24万人,其中新增残疾人就业2707人。技术的创新正在逐步消除残疾人就业的“隐形障碍”,让残疾人在公平竞争中证明自身价值。

当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走出家门,走向工作岗位,就业不再是生存的托底,而是幸福的支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残疾人是人类大家庭的平等成员。”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宏伟蓝图终将照进现实。( 吕桢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