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重点群体就业 | 多地政策性岗位招录向大学生倾斜
央视网消息: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国务院日前印发《“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我国就业工作的七项重点任务,其中“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增强就业保障能力”成为今后就业工作的重点。
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把包括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和脱贫人口等在内的重点群体作为当前就业的重中之重。
在河南,今年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超过了70万人,总量居全国第一,加上疫情和灾情的双重影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学生张勇刚被分配到街道办后不久,又多了一个新的身份——疫情防控志愿者。
今年,为了稳住大学生就业,河南省再次扩大“三支一扶”规模,很多像张勇一样的大学生被招募到基层岗位从事支医、支教和支农等工作。目前,政府出台了13条措施,通过企业吸纳30万人、政策性岗位招录20万人、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15万人等举措解决今年的毕业生就业。
而在河北,为了确保大学生在基层留得住、用得好,政府还推出人才绿卡,提供公租房和各种补贴、优惠政策。
河北省公务员局局长 苑鸿志:拿出县乡职位计划30%—50%专设职位招录高校应届毕业生,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在考试方式上,对乡镇职位单独命题,使录用到基层的公务员更加接地气、解乡情。
而对于过了毕业季仍未实现就业的大学生,各地也在创新做法。在青岛,政府搭建了一个“青年实习实训公共服务平台”,吸引了七百多家优质企业为应届大学生提供实习见习岗位,构筑就业“缓冲区”。毕业后一直没找到工作的吴晓双上个月就通过平台找到了见习岗位。
目前,平台启动以来已有1.2万名大学生找到实习见习岗位,全市共为大学生发放就业见习补贴113.4万元。
专家指出,进入三季度是高校毕业生职场应聘的高峰期,下半年以来,随着一系列措施,包括鼓励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鼓励自主创业等逐步见效,高校毕业生就业将保持总体平稳。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莫荣:下半年我认为更多的是要做好已出台措施的一个到位,比如说针对高校毕业生,要把他们的就业以及他们离校以后的就业服务的承接落实到位。
新闻中心
更多- 如何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互融共进?太仓在全省创新实践 首笔生态补偿付款保函生效
- 拓展就业场景做好关爱服务 努力让广大残疾人更加有感 苏州市领导走访调研残疾人工作
- 各汽配企业抢抓新能源汽车风口,增加产品研发投入,加大智改数转力度,在产业变革的浪潮中抢占先机 双凤汽配产业“汽”势如虹
- 推动高端装备、传统制造等优势领域产业提质增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璜泾打造智能制造新标杆
- 中央社会工作部副部长蔡丽新一行来太调研 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 加速构建“买全球、卖全球”跨境生态圈;一季度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近9000万元 城厢发力跨境电商“黄金赛道”
-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近期重点工作
- 26个重点项目签约落户沙溪 总投资超13.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