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思想纵横)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不断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结合起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取得新进展。
新型举国体制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通过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协同发力,凝聚和集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社会资源共同攻克重大科技难题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其特征是充分发挥我国制度优势,并综合运用行政的和市场的各种手段,尊重科学规律、经济规律、市场规律。这一体制能够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快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更好激发创新活力。
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牢牢掌握创新主动权和发展主动权、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现实需要。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创新正在加速推进,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已经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同时,科技创新还表现出从单点创新转向系统能力提升,需要积极推进跨学科、跨产业的科技创新资源整合。这就要求更加重视科技创新生态建设,构建有效的科技创新组织模式,促进各类主体协同创新,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
新型举国体制在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能够激发基础研究领域活力、参与主体活力、创新体系整体活力。基础研究是一个国家科技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是抢抓科技创新机遇和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重要支撑。当前,应着力健全支持基础研究的体制保障,在强化基础研究核心力量的同时,引导多元主体和多方资源向基础研究领域聚集,不断激发基础研究创新活力。在激发参与主体活力方面,针对不同任务特点,分类进行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有效配置科技创新资源。比如,针对重大装备攻关,可以充分发挥核心企业的作用,构建具有活力的企业创新生态。在激发创新体系整体活力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政府、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的作用,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推进研究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不断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提升我国科技水平,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大科技动力。
新闻中心
更多- 围绕光通信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精准招引“强链、补链、延链”项目 双辰科创谷用心谋“芯”篇
- 世纪互联三期智能算力中心项目总投资30亿元,预计明年一季度全面投产 太仓有“数” “智”绘未来
- 润理(苏州)真空技术有限公司打破国际垄断,研发出高真空硅片氢气清洗系统和高真空键合系统 填补国内光刻预处理技术空白
- 我市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 提振精气神 干好精细活
- 市委召开市委书记专题会、集中反馈会暨集体约谈会 做深做实巡察“后半篇文章”
- 太仓与德国莱茵内卡再添新合作 签约特殊教育合作项目
- 一批外资标志性项目在我市加速落地 外资持续“加仓” 彰显“太仓磁场”
- 徐华东率队慰问驻苏部队和苏州市消防救援支队 深化军地协同 拓展双拥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