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老人住院 楼下邻居送饭 邻里相助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肜静颖 时间:2025-11-04

  近期,家住城厢镇新天地广场小区的张惠芬联系到记者,希望通过本报,向楼下的邻居郑女士、施先生表达由衷的感谢。

  今年83岁的张惠芬,日常需要照顾88岁行动不便的丈夫和59岁近乎失明的儿子。今年6月,张惠芬因病住院手术,家里的大小事务一时无人操持。“当时心里特别着急,实在放心不下这个家。后来,楼栋长提议,能不能找楼上楼下邻居帮帮忙。最终,住在楼下的郑阿姨夫妻俩一口答应,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张惠芬回忆道。在她住院的13天里,郑阿姨夫妇不仅带饭送到医院,还烧好菜送到家里,悉心照顾她的丈夫和儿子,每天都是如此。

  “住院13天,回家后又躺了两个月,郑阿姨每天要么来家里烧饭,要么烧好饭菜端上来。她先生还帮忙买菜,连家里纱窗坏了,都是他修好的。”即便到现在,考虑到张惠芬恢复后行动仍不太方便,外出有磕碰风险,郑阿姨夫妇依然坚持帮她买菜。张惠芬激动地说:“其实他们也到了退休的年纪,家里还有小孩要照顾。我希望给他们钱表达心意,可几次都被坚决拒绝。这份情,我实在不知如何回报……”

  随后,记者联系到了郑阿姨。她表示,大家都是邻居,做这些不过是举手之劳。“张阿姨也坚持付清了买菜的钱,谈不上多无私的奉献。想想我们自己也会有老的一天,也会有需要照顾的时候。能帮就帮一点,能多帮一些是一些。”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胜似亲人。”这句朴素的话语,在老年人的生活中显得格外有分量。张惠芬回想起住院时的点滴:邻居们结伴来医院看望,为她带早饭;出院那天,大家分工合作,有人结账,有人收拾物品,有人送她回家……“心里说不出的感激和感动。”张阿姨动情地说。

  一碗热汤、一次随手的代买、几句贴心的话语……在政府构建的养老服务体系之外,这些源自日常的关怀和善意,正悄然填补着老年人生活中的缝隙。这份质朴无华的邻里之情,依然能在这个时代,带给大家深深的感动。(记者  顾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