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人才资源总量超23万人,高层次人才总量逾2.8万人—— 为新质生产力注入人才动能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柏春芳 时间:2024-03-25

  不久前,随着2023年度第二批太仓科技领军人才计划59个项目的公布,与太仓相关的2023年各级各类人才计划全部出炉。其中,我市国家级人才计划取得历史性突破,获评22人;省双创人才16人、姑苏领军人才67人,均位居苏州前列。

  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太仓在求“新”中为新质生产力注入人才动能。

  引领创新驱动

  开辟发展新赛道

  引领科创浪潮,开辟发展新赛道,科创人才抢占科创先机。

  落户太仓一年多的苏州佩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海美国际太仓科技产业园。佩瓦能源专注于下一代锂电池用高能量密度的硅基负极材料研发和产业化。公司总经理侯孟炎去年获评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在侯孟炎等科创人才带领下,企业发展已驶入快车道,年产200吨氧化亚硅锂电负极材料纯品产线试产完成,产品经检测性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目前,佩瓦能源已成功拿下世界500强等客户的订单。“今年有望再进一步,销售额预计在2023年基础上翻一番。” 侯孟炎表示。

  倾注科创动力,科技、人才、创新三者的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让科创人才成为企业跨越创新发展的“引路人”。这一点,对于深耕氢能源领域的海德韦尔(太仓)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顾茸蕾博士而言深有体会。在顾茸蕾的带领下,海德韦尔成功研发了VSEC系列涡轮膨胀机单级压缩电动空压机,建成了年产1万台氢燃料电池空压机的生产基地。去年,海德韦尔销售额增长达100%。

  今年1月,海德韦尔作为研发单位之一,参与了江苏省“双碳”产业前瞻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科技项目——“船舶大功率高效高可靠燃料电池系统研发”。顾茸蕾介绍,目前,海德韦尔参与的研发课题进展顺利。“现下,我们的产品已供应国内新兴氢能企业,并开拓了德国氢动力市场。”

  科创人才的引领带动,让企业进一步成为创新主体,并不断得以巩固。以高企为例,2023年,我市获认定高企460家,同比增长4.78%,全市高企已达1175家,高企认定数、高企总量再创新高,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优质科创生态

  让创新人才“心无旁骛”

  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我市加快集聚科技战略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完善特色产业人才链条,为科创生态“加码”。

  去年下半年入驻太仓中德生命科学园的小科智行(太仓)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和研发汽车主动悬架零部件的科技型企业。当前,企业正对设备进行紧张有序地调试,为搭建新产线做准备。

  小科智行总经理科瑞斯来自德国达姆施塔特,去年先后获评太仓科技领军人才、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对于今后在太仓的发展,科瑞斯充满信心。“去年6月份,我们过来考察,很快就落户了。” 科瑞斯表示,太仓不但可享受厂房租金补贴政策,而且创新创业氛围浓厚,“这里上下游产业链完善,我们和其他德企的沟通,就像逛集市一样方便。目前,我们已经获得数千万元的订单。”

  敞开怀抱吸引人才,我市处处践行着“让人才‘吾心安处是太仓’”的理念。太仓高标准建设人才公寓、人才社区,上线“太易居”融合管理服务平台,打响“人到太仓就有房”品牌。同时,集成式、一站式打造太仓市企业服务中心和人才服务中心,让企业“只进一扇门、只上一张网、办成所有事”。 

  此外, 我市还围绕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现代物贸等“3+3”产业方向,构建起完善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科创社区”全链条创新孵化体系,制定出台产业创新集群专项人才政策,推动各类创业项目成功孵化、落地生根。

  在太仓, 人才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早已彰显,人才总量、结构不断壮大优化。截至2023年底,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超23万人,高层次人才总量逾2.8万人,获评各级各类领军人才超1200人。(记者  肖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