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江欣语丨拥抱“AI”智能浪潮,赢在“人机共生”时代
AI智能体能自主浏览、决策、执行复杂任务——从筛选信息到设计项目,一个AI智能体时代正加速到来。近日,新锐秘塔、Kimi、豆包竞相布局,华为、小米等厂商纷纷将智能体嵌入手机,代订咖啡、拦截骚扰。从PC时代的“网站”到移动互联的“APP”,再到如今的“智能体”,一个由AI深度驱动、自主性更强的新生态正在成型。
技术赋能,重塑工作生活。AI的先进性正迅速转化为广泛的生产力提升。中国人民大学报告显示,高达86%的全球受访者认可中国数字技术的领先地位,AI更被视为未来五年最具变革性的力量。这股浪潮已深度渗透千行百业:教培行业,AI教师批改作业、1对1授课,显著降低人力成本;金融领域,“AI投顾”自动撰写报告、语音指导交易,效率倍增; 今年4月,深圳联合腾讯为汽修工、厨师、家政员等开设“AI第一课”;腾讯元宝等应用以“产品+服务”模式,让AI工具走进车间灶台。《数字中国建设2025》更锚定目标: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GDP比重超10%,算力规模突破300 EFLOPS。拥抱AI,正成为个体跨越数字鸿沟、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
智能革命,突破技术局限。360集团周鸿祎犀利认为:“企业即便用上大模型,也多停留于聊天工具阶段。”智能体的革命性在于突破这一瓶颈,它为大模型这个聪明但被动的“大脑”,装上了可行动的“手脚”。通过工具调用与任务规划,智能体能自动化复杂流程,实现真正的“生产力解放”。
创作协助,人机共生新范式。自媒体创作者运用AI生成创意、撰写文案、剪辑视频,创作周期缩短50%,粉丝增长提速30%;设计师借助AI生成草图、智能配色,效率翻倍;销售人员利用AI分析数据、制定策略,成交率显著提升。周鸿祎断言:“未来属于‘多智能体’生态,需深耕专业领域,打造虚拟行业顾问。”人机协作的新范式,正从“人问机器答”向“机器主动代办、人监督优化”演进。
这场智能体革命,不仅是技术跃迁,更是对“人机共生”底层逻辑的重塑。通过积极学习Python等工具构建个人AI工作流, 聚焦AI难以替代的创造力、情感连接、复杂决策和伦理判断,提升职场竞争力。只有主动拥抱变化、提升自身价值、并确保技术发展安全可控,每个普通人才能成为智能时代的“造浪者”而非“旁观者”,赢得“人机共生”的未来。(唐子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