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百姓的养老金血汗钱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郭惠红
时间:2018-12-20
5年来,王浩和同伴们奋战在反电信网络诈骗一线,编织起反诈“天网”——
岁末年初,诈骗分子抱着捞一笔过年的心态,网络电话短信诈骗将有所抬头。近年来,市公安部门对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一直保持高压态势。今年以来警方共计返还通讯网络诈骗冻结款300余万元,冻结资金返还率达75%,位列苏州各区(市)第一。 在这些成绩的背后,是一支反诈队伍在默默付出。
2013年,我市在全省县(市)一级率先建立反电信网络诈骗中队,王浩作为一名普通民警进入这支特殊的队伍。5年来王浩全年无休地与“看不见”的犯罪分子周旋,逐渐成长为“反诈先锋”。每年出差近100天,牺牲陪伴家人的时间,编织反诈“天网”,为太仓百姓追回养老金、血汗钱甚至是学费、买房款。
■竭尽所能,啃下电信诈骗这块“硬骨头”
作为反电信网络诈骗中队的副指导员,这些年,他见证了犯罪分子诈骗手段不断“转型升级”。“侦破电信诈骗案件的方法不同于普通刑事案件,作案者的不确定性以及资金流向复杂大大增加破案难度。”王浩说,要从受害人提供的毫无头绪的线索中理出破案关键,需要十足的耐心和大量经验,电信诈骗案件的确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去年,沙溪镇一名受害人王某通过电话购买假古董被骗8万余元。王浩接到受害人报案后立即立案侦查。经过多方研判,基本确定犯罪分子作案窝点在河北某地。“明确地点才是第一步,还要到当地确定对象、实施抓捕,但那边什么情况一切都未知,可能存在很多变数。”王浩坦言,每次异地办案都压力重重。赴河北办案果然出现新的问题。案件确定下来的作案人警惕性非常高,藏身在治安混乱、地形复杂的偏远山村,甚至有人暗中放哨,外来人员、外来车辆进村马上会引起注意。“进村抓人行不通,只有等待作案人外出实施抓捕。”王浩告诉记者,正好作案人妻子临产,他必定要前往镇里的医院。最终,在医院产房外,犯罪分子正在通过电话实施新的诈骗案时,王浩与同事将其抓捕,连夜带回太仓审讯。最终,犯罪分子交代了全部犯罪事实,受害人的8万元也悉数追回。
■抓住黄金10分钟,努力跑在骗子前面
对受害者而言,抓获犯罪嫌疑人使其接受法律制裁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够追回经济损失。王浩办理过无数电信诈骗案件,自然能感同身受。“但是,难度非常高,这也是很多老百姓不理解的地方。”王浩告诉记者,要追踪资金流向,最初警方需要跑银行,跑运营商,走手续都需要时间,遇到外地的银行卡,还要派人出差。一圈折腾下来,犯罪分子早就转移了资金。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王浩告诉记者,如今上级部门联合电信运营商、银行、互联网企业等多方打造合作平台,提前预警干预,及时止付冻结资金,反守为攻。“但这也必须抓住受骗后的黄金10分钟。”王浩表示,对于很多受害人来说第一时间报警尤为重要。
与此同时,犯罪分子诈骗手法也越来越复杂专业,“有些金融类电信诈骗,涉及黄金白银期货股指等专业知识,我们必须现学。”王浩说,不能被诈骗分子牵着鼻子走,只有努力跑在他们前面,才能为破案带来更大希望。
近年来,王浩所在的中队破案率在苏州市名列前茅,曾获过集体二等功,王浩也因屡破重大案件被多次嘉奖。王浩反诈之路越走越宽,但陪伴家人的时间越来越少,甚至在妻子即将生产时他人还在外地。“穿上这身警服,就做好为之奋斗的准备。”王浩说,把远在异地的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看着受害人拿回自己的血汗钱,这也是一种幸福。(记者 张 瑜)
责编:郭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