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气里藏幸福 农贸市场“内外兼修”惠民生
农贸市场改造提升,既是家门口的“关键小事”,也是城市发展的“民生大事”。随着我市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进入收官之年,一批“高颜值、智慧化、有温度”的菜场新空间相继亮相。
金湾路菜场是陆渡街道中市路老菜场的“新家”。作为我市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三年行动的重要成果之一,此次搬迁不仅是地址的变更,更是一次全方位的升级。楼下是充满烟火气的菜场,楼上则被打造成一站式宴会中心,通过空间赋能叠加生活服务功能,让居民的幸福感直接加码。
走进金湾路菜场,现代化设计令人耳目一新。环境干净整洁,灯光明亮柔和,蔬菜、水果、水产、肉类、禽蛋等商品种类齐全、布局合理。市民王女士表示:“这里环境清爽,菜品新鲜。”谢先生认为:“价格透明,没有乱标价现象,很好。”胡先生对比新旧市场后感慨:“比以前的老市场明亮多了,感觉很舒适。”
市场入口处设有一面智慧大屏,实时滚动显示菜价、客流数据和食品安全信息。每个摊位均配备AI智能秤,除精准计量外,还支持扫码溯源,真正实现智慧赋能,让管理更高效、消费更透明。
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农贸市场已基本配备“四屏”,即公示大屏、交互屏、广告屏和摊位屏。通过标准化改造与智慧化提升,基本解决了以往农贸市场中存在的信息不透明、管理难度大等问题。
除了硬件设施提档升级,文化元素的注入也成为此次改造的一大亮点。各市场结合地域特色,打造出独具风格的市集形象:东郊市集融入娄东文化,浏家港农贸市场彰显郑和航海文化,沙东市集体现古镇风貌,新湖市集突出福地文化,归庄市集则依托黄酒酿造历史专门设置了黄酒体验馆。
此外,修鞋、理发等“小修小补”服务也被引入市场,进一步满足市民日常需求。三年来,全市共有32家农贸市场纳入改造提升范围。截至目前,除南郊市场正在迁建外,全市农贸市场已基本完成标准化改造与智慧化提升。下一步,市市场监管局将联合13个职能部门开展统一验收与评分工作。
从单一的买菜场所,发展为集购物、便民、文化、社交等功能于一体的社区生活中心,我市农贸市场通过空间、文化、智慧、服务、管理五大赋能,完成了华丽蜕变,让老百姓的“菜篮子”拎出满满幸福感。(记者 张丹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