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田”里结硕果 自贸试验区十年成绩单亮眼
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 《经济参考报》9月28日刊发文章《“试验田”里结硕果 自贸试验区十年成绩单亮眼》。文章称,今年是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9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有关情况。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介绍,十年来,自贸试验区在贸易、投资、金融、航运、人才等方面对接国际通行规则,推出了一大批基础性、开创性改革开放举措,形成了许多标志性、引领性制度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站在了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前列,也积极服务了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共建“一带一路”。
十年来,自贸试验区深耕改革“试验田”,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发布会上的数据显示,在复制推广改革试点经验方面,截至目前,对自贸试验区探索形成的先进经验,国家层面总结提炼了七批改革试点经验、四批最佳实践案例,共向全国复制推广302项制度创新成果,形成了改革红利共享、开放成果普惠的良好局面。
在外资外贸方面,2022年,21家自贸试验区以不到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全国18.1%的外商投资和17.9%的进出口贸易,今年上半年进一步提升到18.4%和18.6%。
另外,十年来,自贸试验区坚持以深化改革开放驱动产业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建成了一批世界领先的产业集群。例如,上海自贸试验区建立以“中国芯”“创新药”“智能造”“蓝天梦”“未来车”“数据港”等六大产业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天津自贸试验区聚力发展融资租赁产业,成为全球第二大飞机租赁聚集地;浙江自贸试验区集聚油气企业上万家,保税燃料油加注规模居全球第五;湖北自贸试验区聚集光电子信息企业超过1.6万家,成为中国光通信领域最大的技术研发和生产基地;江苏自贸试验区集聚各类生物医药企业4000多家,年产值超过4000亿元。
站在新的起点上,自贸试验区又迎来了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探索的新任务。对此,盛秋平表示,接下来,商务部将与有关地方和部门一道,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为引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统筹发展和安全,高标准对接国际经贸规则,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加强改革整体谋划和系统集成,推动全产业链创新发展,更好发挥自贸试验区示范作用,努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张晓涛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站在新起点上,自贸试验区将继续进行高水平的开放探索,聚焦重点领域、解决难点问题,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经验,在全国更广泛范围推广。“这些探索都将为开放平台自身以及所在区域的开放发展带来更多新机遇,也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和新活力。”(记者王文博、实习生万晶晶)
新闻中心
更多- 汪香元专题调研美妆港湾建设工作 打造全省美妆产业新高地
- 如何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互融共进?太仓在全省创新实践 首笔生态补偿付款保函生效
- 拓展就业场景做好关爱服务 努力让广大残疾人更加有感 苏州市领导走访调研残疾人工作
- 各汽配企业抢抓新能源汽车风口,增加产品研发投入,加大智改数转力度,在产业变革的浪潮中抢占先机 双凤汽配产业“汽”势如虹
- 推动高端装备、传统制造等优势领域产业提质增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璜泾打造智能制造新标杆
- 中央社会工作部副部长蔡丽新一行来太调研 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 加速构建“买全球、卖全球”跨境生态圈;一季度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近9000万元 城厢发力跨境电商“黄金赛道”
-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近期重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