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泾蟹田米提前育秧 进一步提升稻米品质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朱敏 时间:2016-04-14

技术人员在查看育秧情况。
  最近两天,浮桥镇丁泾村村委会副主任陈超只要一有时间,就往市现代农业设施园区的禾丰种业工厂化育秧基地跑。原来,他一直惦记着前几天刚育下的稻种。
  “4月8日,我们在禾丰种业工厂化育秧基地育下了40公顷蟹田米所需的秧苗,目前发芽、生长情况良好,预计4月20日前后即可插入蟹田。”采访中,陈超告诉记者。
  据介绍,一般大田所需秧苗的工厂化育秧主要集中在5月中下旬,而蟹田米之所以提前育秧,是因为蟹田米将秧苗栽插入蟹田,水稻生长期间全部在20~30厘米的水中,它的生长周期要比一般的大田水稻长30~40天。在这样的情况下,蟹田米的育秧时间起码要提前一个月。
  “扣蟹帮助清除稻田中的杂草、害虫,生产出优质的绿色大米;稻田为扣蟹的生长发育提供仿生态环境,有助于扣蟹顺利完成脱壳等过程,保证扣蟹的存活率和高品质。”陈超说,经过两三年的摸索,丁泾村绿苗合作农场的蟹田米种植技术已日益成熟,种植规模也逐年扩大。
  针对前两年市场反馈的情况,今年,他们对蟹田米的品种进行了调整,将原先种植的稻种“寒优湘晴”全部更换为“南粳46”。与其他的水稻品种相比,“南粳46”更受市场欢迎,做出的米饭晶莹剔透,口感柔软滑润,富有弹性,冷而不硬,品质极佳。
  蟹田米是水稻、扣蟹立体种植出的优质稻米,因为要在稻田里养扣蟹,所以稻田里不能喷洒农药,确保了稻米的绿色生态;蟹的粪便充当了水稻的天然肥料,让这种稻米几乎可以和有机大米相媲美,在2015年上海市优质大米及精品杂粮展览会上,蟹田米一举荣获了金奖。浮桥镇相关负责人说,尽管最近两年,蟹田米已在市场上形成了较好的品牌效应,但由于原先引进的“寒优湘晴”米质偏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蟹田米的口感,之所以选择“南粳46”作为蟹田米的稻种,就是为了进一步提升蟹田米的品质,使其更受市场欢迎。
  “南粳46”是利用日本优质粳稻与江苏高产粳稻杂交,经数代食味品质筛选和抗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而成的优质粳稻,在江苏乃至长三角地区都颇受欢迎。市农委作栽站相关负责人表示,丁泾村绿苗合作农场更换蟹田米的种植品种,尝试选择“南粳46”作为稻种,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稻米品质,增加蟹田米生产效益,希望该合作农场在实施过程中,认真抓好蟹田水稻的抗倒以及病虫害绿色防控,力争今年的蟹田米优质优价。作为农业技术部门,他们将进一步密切与该村的联系,全力做好农技服务工作,努力为蟹田米稳产、丰产提供技术支撑。(记者 李华/文 姚建平/图)
 

责编: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