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江欣语丨以“枢纽”为支点,撬动城市能级跃升

来源:沈柳晨 责编:谢瑞丽 时间:2025-02-28

2月24日,苏州北站综合枢纽工程正式开工这一苏州建城史上投资最大交通枢纽项目的开工建设,标志着苏州朝着“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目标迈出了坚实一步。苏州北站的建设,不仅是交通基础设施的升级,更是城市能级提升的关键驱动力,对苏州未来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从“节点”到“枢纽”,苏州以“项目”叩问城市能级之“解”。长期以来,苏州虽处于长三角核心区域,但在铁路交通上,更多扮演着东西向发展轴的节点角色。如今,苏州北站综合枢纽的建设,将彻底改变这一局面。这座规划总建筑面积超百万平方米的超级枢纽,不仅将实现高铁、城际、轨交、公交的"零换乘",更构建起直达虹桥15分钟、杭州45分钟、北京3.5小时的"时空压缩网络"。苏州北站枢纽地位的强化,将使苏州从长三角的“过路站”转变为南北纵横的“指挥塔”,极大提升苏州在全国交通版图中的地位,为城市能级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从“过境”到“留量”,苏州以“枢纽”叩问经济迭代之“解”。高铁枢纽绝非简单的运输工具,而是城市经济迭代的催化剂。数据显示,高铁每投资1亿元可拉动GDP增长2.6亿元,而苏州北站所在的高铁新城,已集聚数字经济企业超2000家,形成智能驾驶、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集群。随着综合枢纽建设,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将实现"虹吸效应"与"溢出效应"的动态平衡。这既是物理空间的交通革命,更是城市能级跃升的基础性工程——当人流、物流、信息流在此实现几何级数聚合,苏州正从"过境站"向"留量池"蜕变。

从“竞逐”到“竞合”,苏州以“融合”叩问一体化发展之“解”。长三角一体化是国家战略,苏州作为长三角重要城市,深度融入其中。根据《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苏州正构建"丰"字型铁路骨架,而北站枢纽恰是"强心节点"。这不仅将苏州全域纳入上海"半小时通勤圈",更使其成为苏锡常都市圈与杭州湾城市群的战略衔接点。苏州北站作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的桥头堡,必将将推动苏沪两地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共同构建服务长三角的交通与经济 “双引擎”,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

从春秋时期的"吴都九门"到明清时期的"天下四聚",苏州始终是交通变革的受益者与引领者。今日北站综合枢纽的建设,既是对"苏湖熟,天下足"历史地位的当代续写,更是面向"轨道上的中国"的主动进击。当高铁网络重塑经济地理版图,苏州正以枢纽建设为支点,撬动城市能级的系统性跃升,在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竞合中,书写属于新时代的"姑苏繁华图"。这不仅是交通方式的革新,更是一个城市在历史坐标系中对发展命题的深刻回应。(沈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