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阴:小药材结出“金疙瘩” 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
走进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徐溜镇,风吹动瓜蒌秧沙沙作响,已经干枯的藤蔓下,密匝匝地缀满了金黄色的成熟瓜蒌,一个个如同小灯笼一般,煞是喜人。
立冬开始采收瓜蒌,徐溜镇吴江村的于以专和五十多位村民已经在地里忙活了四五天,“每天采摘8小时,100块一天,按天结算,一个多月的采摘期我估计要挣到五千多,加上平时在这儿做农活的收入,一年就能有两三万。这小瓜蒌不光是老板的金疙瘩,也是我们的啊”!撕开藤上的瓜皮,掏出果瓤放进桶里,于以专一边熟练地重复着这些动作,一边乐呵呵地介绍着他的工作。“瓜皮也是好东西,挂在藤上风干后有人来收,十几块钱一斤呢!”
采下的瓜瓤要倒进田边的池子里发酵。“我们有专门的机器来分离果肉和瓜蒌籽,把瓜蒌籽淘洗、晾晒,等干了就可以出售。”吴江村瓜蒌种植合作社负责人于伟也和大家一起忙碌着。去年,合作社投资150万元种植了300亩瓜蒌,头年的挂果率不高,今年的长势、果实数量就明显好于去年。“今年瓜蒌籽的价格特别高,已经接近30元一斤,丰产丰收已成定局了。”于伟掩饰不住丰收的喜悦。
瓜蒌是多年生的中药材,一次投资,多年受益。“初期投资高一些,要搭架布线,建好排水、道路等基础设施,一亩地要投资五千元左右,但收益也相当可观。”于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地一般产出干瓜蒌籽200斤,以均价25元每斤计算,仅瓜蒌籽就能收入五千元。加上瓜蒌皮、瓜蒌根也可以卖钱,一年回本没问题”!
与瓜蒌田隔路相对的菊花地里,大朵大朵的金丝皇菊开得正旺。随着当地媒体和朋友圈转发扩散,这一片金黄色的花海成了“网红景点”,三两成群的人专程跑到这里拍照、打卡。
村民们小心翼翼地把盛开的金丝皇菊采摘下来。“花一定要采完整,把杂色的花瓣去掉,这样能卖个好价钱。”村民卞桂珍介绍采摘要领。
趁着新鲜,金丝皇菊被送到分拣车间,工人按大小和颜色把不同品相的菊花整齐地放在托盘里。“这批菊花的品质相当好。因为是头茬,个头都比较大,色泽也好,特等品率非常高!”淮安益仲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质量经理史承红介绍,“区农业部门还邀请省市专家对中药材种植加工进行技术指导,生产与市场全程化服务,特别是在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关键环节强化指导服务,提高药材品质。”
淮阴区创新实施“城乡园融合发展”,推进产业发展、农业项目等工作,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因势利导、因地制宜,鼓励引导群众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种植中药材。全区现有中药材种植面积4000余亩,主要有瓜蒌、菊花、黄蜀葵、金银花、花椒等十来个品种,以企业、村集体、大户等种植形式为主,助推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刘彦 刘须连 杨彪 吴雨哲 傅兴春)
新闻中心
更多- 汪香元专题调研美妆港湾建设工作 打造全省美妆产业新高地
- 如何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互融共进?太仓在全省创新实践 首笔生态补偿付款保函生效
- 拓展就业场景做好关爱服务 努力让广大残疾人更加有感 苏州市领导走访调研残疾人工作
- 各汽配企业抢抓新能源汽车风口,增加产品研发投入,加大智改数转力度,在产业变革的浪潮中抢占先机 双凤汽配产业“汽”势如虹
- 推动高端装备、传统制造等优势领域产业提质增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璜泾打造智能制造新标杆
- 中央社会工作部副部长蔡丽新一行来太调研 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 加速构建“买全球、卖全球”跨境生态圈;一季度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近9000万元 城厢发力跨境电商“黄金赛道”
-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近期重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