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评 | 携手努力开启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征程
新华社加拿大蒙特利尔12月7日电(记者林小春 林威 黄垚)《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7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开幕,围绕会议最重要的预期成果“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谈判进入最后冲刺时刻。中国正继续发挥主席国的领导力和协调力,积极推动谈判成功,为开启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征程作出中国贡献。
开启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征程,是国际社会的热切期盼。当前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形势严峻,约100万个物种面临灭绝威胁。2010年国际社会制定了2011至202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即“爱知目标”,其中设定20项目标,但到2020年没有一项完全实现。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风险。
正在谈判中的“框架”是为到2030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锚定方向的总体性、战略性纲领文件。本世纪第二个十年已过去近两年,时间紧迫,参会各方都表现出了推动“框架”达成的强烈意愿。正如澳大利亚大堡礁海洋公园管理局主席伊恩·波因纳所言,本届大会至关重要,希望看到各方达成有足够雄心而又务实可行的最终“框架”,切实遏制自然系统退化趋势。
开启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征程,中国已带头夯实基础。中国自担任COP15主席国以来,全面履职尽责,多角度、多维度、多层次沟通协调,发挥主席国的领导力和协调力,积极推动磋商谈判进程。在昆明举行的第一阶段会议上,中方在高级别会议期间首次设置并成功举办了领导人峰会,提出了一系列务实有力的举措。第一阶段会议还通过了《昆明宣言》,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进程提供了政治动力。
第一阶段会议以来,中方组织召开了近40次公约主席团会议,并在工作组会议中作为主席国积极协调各方,推动各方为达成“框架”相向而行。目前,“框架”结构及核心表述已经基本成型。世界自然基金会总干事马尔科·兰贝蒂尼说,中国作为大会主席国与各方接触、了解并解决观点分歧、推动雄心处于合理水平,这对达成基于科学、未来避免灾难性后果的“框架”而言是基础性作用,因此中国在谈判中的作用尤其在最后两周的冲刺时刻绝对关键。
2021年10月11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云南昆明开幕。这是开幕式上的云南民族特色演出。(新华社记者李鑫摄)
开启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征程,亟待各方践行共同体精神。“框架”谈判并非一帆风顺,各方在一些具体议题上还存在分歧。“框架”的通过和实施最终也有赖于其实施机制,尤其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调动和资金支持,这是“框架”谈判议题的重点和难点。
中方期待,“框架”的制定、通过和执行过程真正体现多边主义,各国守望相助,携手同行,呼应并践行本届大会的主题——“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所体现的共同体精神,展现出化解困难与分歧的智慧和勇气,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谋全球生态文明之路。《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穆雷玛指出,生物多样性是生命的基础,这正是本届大会主题的含义。我们必须确保地球生命得到妥善维护、妥善保护、妥善恢复,在可持续利用中公平合理分享相关惠益。
“我们在期待,世界也在期待。”COP15主席、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6日在第二阶段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上说,“期待各缔约方和利益攸关方拿出最大诚意,展示最大的灵活性,寻求最大公约数,推动‘框架’达成。”
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共同家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愿景。只要国际社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COP15第二阶段会议就有望取得积极进展,开启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新征程,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新闻中心
更多- 围绕光通信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精准招引“强链、补链、延链”项目 双辰科创谷用心谋“芯”篇
- 世纪互联三期智能算力中心项目总投资30亿元,预计明年一季度全面投产 太仓有“数” “智”绘未来
- 润理(苏州)真空技术有限公司打破国际垄断,研发出高真空硅片氢气清洗系统和高真空键合系统 填补国内光刻预处理技术空白
- 我市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 提振精气神 干好精细活
- 市委召开市委书记专题会、集中反馈会暨集体约谈会 做深做实巡察“后半篇文章”
- 太仓与德国莱茵内卡再添新合作 签约特殊教育合作项目
- 一批外资标志性项目在我市加速落地 外资持续“加仓” 彰显“太仓磁场”
- 徐华东率队慰问驻苏部队和苏州市消防救援支队 深化军地协同 拓展双拥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