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江欣语丨智造之城,深耕“AI+”
近日,2025年苏州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大会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苏州站)活动正式启动,总规模超650亿元的154个人工智能项目签约落地。智造之城苏州着力深耕“AI+”,我们又多了一个爱上她的理由!
产业发展与城市气质的契合绝非偶然。推动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苏州发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优势,让AI赋能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户,着力打造“百模千景万算”的“人工智能+”示范城市。在爱上她的万千理由之中,我们不妨解读一下“AI”上苏州最为令人心动的那几个。
产业发展有规模。任何产业的发展壮大,都离不开产业链的持续赋能。在“AI”上苏州投资兴业之前,不妨先来解读一下这些关键数据。2024年,苏州市人工智能产业实现营收2362亿元,增长超20%,“人工智能发展指数”排名全国第5跻身第一梯队。目前,苏州已聚集人工智能核心企业667家,上下游相关企业超2100家,初步形成涵盖人工智能基础层、框架层、模型层、应用层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不同规模的投资、不同维度的创新,都能在这条持续拓展产业链中找到自己的坐标定位和发展方向。
赋能转型有空间。作为前沿科技应用,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AI”产业在推动应用领域持续突破的关键方向,而在这个方向上,“AI”上苏州也有长久以来积累形成的独特优势。作为全国工业体系最完备的城市之一,苏州拥有35个工业大类、172个中类和513个小类,集聚工业企业16万家,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4.68万亿元,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了近乎全谱系的应用场景。以产业需求和产业的转型升级为主要切入点,相信未来落地苏州的AI项目都能有一番大展拳脚的用武之地。
政策扶持有力度。作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先行探路者之一,苏州一直以来都是敢为人先、锐意进取的姿态。推动“人工智能+”突破成势布局“AI+”,苏州再度拿出了满满诚意。《苏州市高水平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若干措施》《苏州市支持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发展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举措密集落地,苏州实打实投入“真金白银”降低人工智能创新创业成本和人工智能应用推广成本,激发企业动力、市场活力和产业潜力,持续加速资金、人才、平台等创新要素加速向企业靠拢、向产业靠拢。
理由千万,“AI”上苏州唯有热爱。瞄准“人工智能+”城市,苏州正在积极做“+”法,而得天独厚的硬科技产业集聚基础与丰富应用场景,始终是苏州人工智能产业打造“不可替代性”的制胜之道。让我们共同期待未来有更多的目光青睐苏州,同样期待更多的有识之士为苏州创建“人工智能+”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娄欣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