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德合作“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成为中德经济合作的重要枢纽与示范标杆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王晓雅 时间:2025-11-18

  作为全国唯一被中国商务部和德国经济部共同授予的“中德企业合作基地”,太仓在“十四五”期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对德合作成绩单。这座城市以产业项目“落地实效速度”赋能高质量发展,以生活服务“人文关怀温度”凝聚发展合力,正从“德企之乡”稳步迈向中德深度融合,加速崛起为中德经济合作的重要枢纽与示范标杆。

  日前,记者来到德企伯曼集团在太仓投资的生产基地,看到现代化生产线高速运转。作为太仓引进的第500家德企,伯曼集团从签约到投产仅用一年多时间,如今已成为其在中国境内唯一覆盖全产品线、全工艺流程的先进生产制造基地,为太仓千亿级物贸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伯曼亚洲&中国首席财务官黄晓桦表示:“投资太仓使我们更贴近中国市场及客户,得以立足中国、辐射亚太乃至全球。这里成熟的德企生态和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助力我们提升竞争力、实现协同创新,朝着年产值14亿元的战略目标稳步迈进。”

  历经三十多年深耕,太仓已成为众多德国企业来华投资的重要选择。太仓将拓展对德合作的广度与深度视为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的关键着力点,紧抓德企重构产业链的契机,瞄准“隐形冠军”及龙头型、链主型、生态型德企,持续开展精准招商、强化引资力度,推进产业合作向纵深发展。“十三五” 末,太仓德企总数达350余家,总投资额50亿美元,年工业产值500亿元。5年来,德企数量连续突破400家、500家大关。截至目前,太仓已汇聚德企超560家,总投资额超60亿美元,年工业产值超670亿元。其中,制造业德企数量占全国德企总数的10%以上。

  随着对德合作不断深化,太仓与德国的交流已从经贸领域的“一枝独秀”,拓展至科教、文旅、环保、公益、城市建设、社会管理等多领域“全面开花”的格局,让中德融合变得可观可感。

  红砖粉墙、尖顶塔楼,充满欧洲中世纪复古风情的罗腾堡风情街,是太仓在“十四五”期间重点打造的文旅平台与中德文化交流舞台。这里汇聚了丰富多彩的德式生活场景,既能让远道而来的德国客商品味熟悉的家乡风情,也能让本地市民沉浸式体验德式建筑美学与地道美食,实现“不出国门,尽享纯正德式韵味”。太仓玛丽蒂姆酒店&会议中心总经理李查德・埃文斯介绍:“我们承办各类外企会议、啤酒节、公司年会等活动,目前已与太仓500余家企业签订订房及宴会合作协议。”这座融合德式服务理念的综合性场所,已成为中德人士商务交流与生活休闲的重要平台。

  在更广阔的合作领域,中德双元制职教产业园为产业合作持续输送专业人才;上海交通大学-弗劳恩霍夫城市生态发展创新平台等科创载体相继落地,为中德科技合作注入持续动能;拜仁足球体验馆、德国1886汽车餐厅等特色场所串联起浓郁的德式生活圈,满足德企人士多元生活需求;太仓啤酒嘉年华、“中德友谊杯”足球赛、乒乓球国际邀请赛、中德合唱展演等品牌活动常态化开展,不断增进中德人民之间的友谊。

  站在“十五五”即将启程的历史交汇点,太仓对德合作的蓝图愈发清晰。未来,太仓将致力于开创对德合作下一个“黄金30年”,以更高站位推进中德产业协同,持续丰富德式生活场景供给,不断提升全球影响力,让“德企之乡”这块金字招牌更加厚重、更具分量。(记者  郭文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