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美食“飞入”百姓家 高端餐饮“摆摊”人气旺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肜静颖 时间:2025-08-07

  在商务宴请需求萎缩、消费者就餐习惯和消费预期改变的背景下,高端餐饮如何更“接地气”?我市餐饮行业给出了创新答案。

  便民外卖火爆登场

  下午三点半,莆鑫海鲜城浏河店一楼大厅新开辟的便民外摆销售专场人气火爆,菜品一字排开,居民们拿着购物篮,有序挑选大厨精心烹制的招牌菜。

  家住附近的闻女士拎着刚买的猪蹄赞不绝口:“下班顺路就能买到,价格实惠,省时省心,味道一点不打折!”短短数日,店内已吸引不少食客。市民胡女士来光顾了几次,她说:“今天买了鸭血、花甲、花生米、爆鱼,都是下酒好菜,关键是菜品价格很亲民。”

  星级酒店大厨的拿手菜成了市民下班路上就能“拎”回家的美味,实惠的价格是吸引消费者的一大亮点。39元的金奖猪蹄作为当家招牌,开售仅半小时50份即告罄;剁椒鱼头28元、秘制荔浦芋头39元、糖醋排骨23元——便民外卖菜品定价略低于堂食,真正体现了便民惠民。店长曾亚兰介绍:“我们计划每周更换菜单,目前每天供应的菜品达32种,日均接待约500人次。”当前,莆鑫海鲜城浏河店便民外卖的时间固定在下午三点半至六点,精准对接下班买菜做饭人群。

  这种高性价比、高品质的星级酒店外摆模式正显现优势。事实上,嘉乐苏乡宴早在今年5月就尝试外摆销售。“最初主要是因为店面位置较偏,外卖配送不便。”店长乔守庆介绍,尝试从在营业台边摆放长条桌销售十几种特色菜开始,逐步扩展到点菜区,如今重新改造了销售区域,提升了消费者选购的体验感。目前,其外摆菜品已增至60余种,部分在店内售价20多元的冷菜,外摆价8元或6元不等。近两个月,该店外摆销售额正以约10%的幅度稳步攀升。

  不仅如此,滨江花园酒店、娄东宾馆等我市多家大中型餐饮店纷纷主动放下身段,加入这场“外摆销售潮”。

  从“拼高端”到“拼人气”

  在传统餐饮业,“散台聚人气、包间创利润”近乎金科玉律。过去,以商务接待为主的包间消费,是中高端餐厅的核心利润来源。然而,如今越来越多的大中型餐饮企业,却主动“放下身段”,加入“外摆销售潮”。

  面对这一转变,曾亚兰表示,这是餐饮企业为适应消费趋势变化、拓展销售渠道、优化运营成本并贴近民生需求而做出的积极探索。当前,消费者就餐习惯与消费预期悄然改变,高端餐饮行业正经历转型阵痛期。行业亟需通过创新调整,重塑竞争力,以满足更广泛的市场需求,激活消费内生动力。

  主动“放下身段”,为高端餐饮开辟了更广阔的销路。为了应对市场剧变,快速调整经营方向成为关键。许多高端酒店的核心策略之一,便是打破其“昂贵”的固有印象。“我们希望通过外摆,让莆鑫的特色菜品更便捷地服务周边居民的日常用餐。”曾亚兰解释道,“以这种亲民的形式,展现酒店专业的厨艺和严格的品控能力,为消费者提供兼具高性价比与品质保障的菜品。”

  乔守庆告诉记者:“我们开展外摆销售,首要目的并非赚取短期利润,而是为了让顾客‘还记得我们’。”对于餐饮品牌而言,比短期收益更为珍贵的是:品牌得以延续,核心团队得以维系。这对餐饮品牌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破局之道亦是持久考验

  “高端餐饮虽面临转型压力,但市场需求仍在,关键是要根据自身定位和市场变化进行调整。”乔守庆表示,当前,不仅高端餐饮在转型,整个餐饮业都处于转型关键期。

  不少餐饮从业者坦言,现在已经没有所谓的大客户了,餐厅收入至今能保持稳定的原因就是客户够多、够广。即使人均消费标准下降,只要包间能持续有客人,“薄利多销”也能成为餐厅经营的优势。

  “我们的初衷是好的,要放下身段,但能不能坚持下去?这是一连串的闭环问题。”乔守庆坦言, 众多餐厅都在做类似外摆销售的尝试,这是拓展堂食消费不足的权宜之计。不过,如果团队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疲惫不堪的状态,后备力量跟不上,后继乏力,这一模式难以长久。

  过去,餐饮店主要把精力放在钻研厨艺上,以顾客到场消费过程中的体验和评价来获取口碑,赢得认可。但如今,“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老理念,显然不符合潮流了。

  当下,几乎所有餐饮企业都以抖音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等为媒介,借助网络平台进行推广。问题是,吸引客流后,门店是否有能力承接?若宣传中过度承诺,而实际体验未能达标,反而会损害品牌形象。

  在乔守庆看来,当下的核心在于明确分工:一部分人紧盯客户反馈,一部分人“死磕”产品品质,一部分人狠抓服务体验,通过小组责任制和“多劳多得”的激励,力求实现“客户满意,员工满意”的良性循环,这才是企业持续前行的关键所在。

  记者手记

  放下身段,星级美食“摆摊”卖,是我市高端餐饮业在逆境中寻求生机的积极尝试。然而,其对周边平价餐饮小店也可能形成价格和定位上的挤压,导致这些店铺客源减少。从“厅堂”走向“市井”,如何确保品质如一、服务在线、模式可持续,仍是摆在经营者面前的核心考题。高端餐饮的这条“突围之路”,既需要创新的勇气,更依赖品质与服务,是破局之道,亦是持久考验。(记者  张丹璐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