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共治”治愈老旧小区“心病”
曾经,电梯故障是上海假日花苑小区居民最大的心病。这个房龄超15年的小区,拥有电梯121部,仅去年就有电梯故障投诉42起。如今,通过探索党建引领下的“多元共治”模式,该小区大修电梯31部、更换电梯2部,投诉量同比下降64%,更令人惊喜的是,物业费收缴率也从60%升至72%。
该小区的改变,源于浏河镇沿江社区“海棠红·幸福里”推动的共治实践。去年,沿江社区以电梯问题为突破口,以“党员带头+居民参与+全程公开”的模式,整合物业、业委会、建管办和专业技术力量,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将维修方案、预算、进程全部透明化,让居民从“质疑者”转变为“监督者”,甚至成为“参与决策者”。
新电梯的品牌选择、旧电梯的折旧核算等一系列复杂问题,由全体业主代表协商决定,党员代表和居民小组长全程跟进协调、反馈进度。居民徐先生感慨:“以前总觉得维修基金的使用是一笔‘糊涂账’。这次整个过程我们都看得明明白白,自己参与了表决,钱花在哪里、效果怎么样,清清楚楚,我们心里也踏实了。”
电梯问题的成功解决,不仅提升了居民生活幸福感,更打开了居民心中的“信任通道”。在此基础上,社区进一步拓展“多元共治”服务场景:在“红色驿站”,“和立方”调解品牌依托“假日里的事”“日月季年”机制,实现每日党员轮值、每月议事派单、每季度联席协商、每年总结提升,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在“致富工坊”,针对“宝妈”群体开展手工技能培训和网络销售指导,助力灵活就业;居民自发筹建的儿童娱乐空间经过全面软包防护,成为孩子们安全玩耍的天地;健身区域配备了免费器材等,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晚间锻炼。
此外,志愿服务也蔚然成风:“许师傅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磨刀、维修服务;共享空间提供婴儿车、轮椅免费租借服务;居民自发组建环境监督队……从“被动接收”到“主动贡献”,“多元共治”让这个曾经矛盾集中的老旧小区,逐渐成为一个人人参与、邻里互助的“幸福共同体”。(记者 张丹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