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盐城射阳四明镇:“致富工厂”进村头 村民生活有奔头
近日,在盐城市射阳县四明镇通洋街东首的千亩日光大棚高效农业园区,通洋港居民李明龙承包的大棚内有七八名工人正在忙碌着,他们都是来自周边的农民。
“自从镇里把‘致富工厂’日光温室大棚建到家门口,许多周围的农民在‘工厂’里干活挣钱。上下班时间自由,工作轻松,又能照顾到家里,实实在在尝到了甜头。土地流转出去的钱,再加上在‘致富工厂’上班挣的工资,一年收入有四五万。”正在干活的塘东村村民戴启平高兴地说。
四明镇有5个省级经济薄弱村,为省市县重点扶贫乡镇。通过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目标。为了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扶上马”后再“送一程”,在过渡期内助力其走得更好、走得更稳,该镇党委政府不断谋划工作特色,提升工作质效,大力倡导“致富工厂”进村头,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让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在家里就能拿工资。
文明村位置偏僻,该镇将“食用菌工厂”直接搬进村里,成立食用菌协会,举办低收入户食用菌技术培训班,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现在文明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食用菌生产“致富工厂”,已辐射全镇5000多户1万多人,每年投料量10万吨左右,可以获利5亿元。文明村成了有名的食用菌之乡。如今的文明村家家建有小洋楼,村里实施了雨污分流工程,是全县第一个装上路灯的行政村,成了名副其实的“文明村”。
四明镇引导和鼓励福万家等有条件的企业进镇入村安营扎寨,利用集体闲置土地、房屋等创办“致富工厂”,吸纳低收入村民进企业务工。在福万家上班的沈广红说,“我们这些50多岁没技术又要顾家的人,也能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增加收入过上富裕的生活。”
四明居委会人多田少,该居委会成立了盐城市射阳县广富草编专业“致富工厂”,利用引资购进80台草绳机,分发给80户经济较弱农户,一般每户每天可编织草绳100多公斤,收入100多元。
目前,四明镇有“致富工厂”200多处,涉及食用菌、草编、纺织服装、大蒜种植加工、机械修配等。同时,四明镇依托畜禽规模养殖场,新办了近百个创业致富基地,带动近千名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作者:王青菁,张永成
新闻中心
更多- 围绕光通信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精准招引“强链、补链、延链”项目 双辰科创谷用心谋“芯”篇
- 世纪互联三期智能算力中心项目总投资30亿元,预计明年一季度全面投产 太仓有“数” “智”绘未来
- 润理(苏州)真空技术有限公司打破国际垄断,研发出高真空硅片氢气清洗系统和高真空键合系统 填补国内光刻预处理技术空白
- 我市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 提振精气神 干好精细活
- 市委召开市委书记专题会、集中反馈会暨集体约谈会 做深做实巡察“后半篇文章”
- 太仓与德国莱茵内卡再添新合作 签约特殊教育合作项目
- 一批外资标志性项目在我市加速落地 外资持续“加仓” 彰显“太仓磁场”
- 徐华东率队慰问驻苏部队和苏州市消防救援支队 深化军地协同 拓展双拥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