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高新区:“上下楼”就是上下游
2022年10月26日《苏州日报》A08版
太仓高新区推动产业园里的“邻居”企业深度协作,共建创新产业链——
“上下楼”就是上下游
昨天(10月25日),苏州中科激光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和同处太仓航空产业园的点石航空公司,就点石航空的订单生产,进行了技术方面的对接沟通。自从7月份投运以来,类似的“邻里交流”,已经成了激光院的常态。
“我们研究院重点围绕激光智能制造技术应用,面向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技术需求,布局激光焊接、激光增材制造等领域激光制造技术的研发和成果转移转化。”激光院办公室主任徐灵芝告诉记者,入驻太仓航空产业园后,发现产业园里面很多‘邻居’跟激光院都在一条产业链上。
“‘上下楼’就是上下游,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徐灵芝介绍,通过“主动出击”认识和政府部门介绍,作为新型研发机构的激光院,成了联系上下游的“轴”。目前,激光院已经和点石航空、华易航、西工大长三角研究院开展了相关合作。
点石航空研发的航空涡轮发动机部件,交由激光院利用激光技术进行加工;西工大长三角研究院研发生产出来的不少部件模型,后处理加工工艺则是得益于华易航;而在激光院与西工大长三角研究院之间,通过共用实验室,让先进设备充分发挥作用,赋能航空航天领域的技术研发。
从一个产业功能区里的邻居进化到上下游关系,共同构建产业生态。这种物理空间的改变带来的化学反应,让华易航负责人徐辉深有感触:“我们原料检测需要一台检测光谱仪,了解到‘邻居’奥文仪器公司就是做这个的,所以我们直接向‘邻居’订购,产品质量不错,给了我们友情价,售后服务也方便。”
产业园里的“邻居”企业间深度协作,背后是地方政府在构建产业生态上的精心谋划。近年来,太仓高新区在航空航天产业招商方面开展链式招商,既招引生产型、研发型企业,又招引科研平台、孵化器,配套加工企业等,让企业不出产业功能区就能解决供应链需求。
目前,太仓航空产业园里已有近30家航空航天相关企业,涉及航空新材料、航空零部件及精密制造、航空服务领域等航空航天的各个领域。太仓高新区已集聚航空航天上下游企业上百家,其中江苏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江苏省瞪羚企业2家、高新技术企业17家,是苏州市发展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航空航天产业基地。
依托院校集聚优势深化校地、院地合作,太仓高新区支持推进点石航空、华易航等企业与上海交大、西工大、航天八院等院校开展产学研项目合作。其中,嘉创飞航与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合作共建了智能化无人飞行器研发及产业化中心、空天飞行器智能测试中心、“无人机+人工智能”公共实验室,建立了完整的无人机产、学、研、用平台体系,在无人机嵌入式技术研发、无人机新能源技术开发、智能机器人技术研发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
这种“上下楼就是上下游,邻居共建创新链”的产业生态,在不断延伸、完善产业链、创新链的同时,降低了企业成本。更重要的是,深度协作的一家家上下游企业,置身于客户中间,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市场需求,实现前沿技术与“蓝海”市场的精准对接,供给侧与需求侧的高度吻合。
太仓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抢抓新一轮航空产业机遇,全力提升航空航天配套企业集聚度,在航空航天新材料、关键零部件、发动机等领域的制造配套能力迈向新高度。(苏报驻太仓首席记者 顾志敏)
新闻中心
更多- 港区重点布局新能源、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高端制造”向“智能制造”升级 “千亿制造”锻造发展新动能
- 智能物流装备“搬运”天下货
- 围绕光通信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精准招引“强链、补链、延链”项目 双辰科创谷用心谋“芯”篇
- 世纪互联三期智能算力中心项目总投资30亿元,预计明年一季度全面投产 太仓有“数” “智”绘未来
- 润理(苏州)真空技术有限公司打破国际垄断,研发出高真空硅片氢气清洗系统和高真空键合系统 填补国内光刻预处理技术空白
- 我市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 提振精气神 干好精细活
- 市委召开市委书记专题会、集中反馈会暨集体约谈会 做深做实巡察“后半篇文章”
- 太仓与德国莱茵内卡再添新合作 签约特殊教育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