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送文化”到“种文化” 宿迁宿城“文化春雨”滋润百姓幸福生活
近日,宿迁市宿城区文化馆综合活动室内一片欢声笑语,一堂公益培训合唱课正在进行,不同行业的居民齐聚一堂,共同学习乐理知识。“我们采用‘以老带新’‘分声部特训’等教学模式,零基础学员也能快速融入。目前,共招收了近百位学员。”合唱班相关负责人唐海燕说。
据唐海燕介绍,每周一晚上7点,公益培训合唱班准时开课。自开班以来,该公益培训合唱班深受群众喜爱,不少学员还在“马陵放歌”“四季村晚”等文艺展演中惊艳亮相。
文化惠民工程是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获得感、幸福感的关键。作为“文润宿城”文化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公益培训合唱班是宿城区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宿城区以“文化强区”为目标,实施“345项目文化弘扬工程”,持续擦亮“马陵放歌”歌手大赛、“钟吾梨园”票友舞台、“西楚芬芳”民俗展演等文化品牌,深入实施“周末书场”“琴鼓村村行”“送戏下乡”等惠民工程,加大“艺启幸福”公益文化培训力度,举办“文润西楚”系列展览活动,拓展“主题节日+”活动形式与范围,年均开展文化惠民活动2000余场,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世界。
“苏北大鼓俗称‘唱大书’,又称‘宿迁大鼓’,是以宿迁地区方言为基础的说唱曲艺形式……”近日,在宿城区文化馆的非遗展厅,学生们通过参观展馆、观看演出,近距离接触宿城区丰富的非遗资源。
作为中国曲艺之乡,宿城区将曲艺的触角延伸到“最后一公里”,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立足生态资源禀赋,宿城区深入挖掘和传承地方传统文化,牢固树立“文化+”理念,推动文化产业与各领域、各层面有机融合,加快构建具有宿城特色的文化产业格局。目前,全区已建立10家省级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打造陈集镇苏北大鼓、屠园镇淮红戏等12个非遗特色品牌,4个特色曲艺传承基地,文化发展成果正逐步普及至全区各个角落。
“文化惠民不是单向给予,而是让每位市民成为发光体。”宿城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优化课程体系,拓展特色服务,通过“公益培训+惠民展演”双轮驱动,为群众打造“触手可及”的文化空间,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让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让文化如春雨滋养高质量发展沃土。(王逸鸣 江秀)
新闻中心
更多- 沙溪助力企业“供应链 + 传播链”融合发展 企业博“流量” “上云”争吆喝
- 共青团太仓市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开幕 彰显青春担当 贡献青春力量
- 潮涌东方 港链世界 ——太仓“一号工程”实施一周年系列述评之一
-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近期重点工作
- 省工信厅公示《2025年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名单》,我市13家企业榜上有名 “先进工厂”赋能“太仓智造”赢未来
- 新工厂将配备智能立体仓库、智能AGV物流系统,新增50台机器人、20条全自动组装线等 意欣智能打造“超级工厂”
- 一季度,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56.8%—— 超千家高企聚能 铸就科创新引擎
- 民生实事“加码” 幸福指数“升温”